美文网首页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

作者: 小简叨 | 来源:发表于2024-07-31 10:41 被阅读0次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教育学生,不到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面的问题,他不能由此推出其他几个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再教他了。”

                        教学方法

孔子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教育方法,这里谈到的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就是学生有了发问求知的要求,教师给以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明白。

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所获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会使学生懂得快,记得牢,老师用力少而收效大。其根本原因是学生经过思考,便有了求知的要求,这样得来的知识被孟子称为“追求自觉而有所得”。

当然教育方法多种多样,要因人而异。对于学生一无所知的新知识,还是需要采取耐心讲解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求学生提问题是不可能的。

相关文章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几年的教育理念愈来愈倾向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中讲道:“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夫子说:“不到这个人努力用功的学,想懂而又懂不了的时候...

  • 《论语•述而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意:孔子说:“只要谁愿意拿出干肉作为见面礼来拜见我,我从来没有不给...

  • 2020-05-28

    论语2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篇》 【译】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

  • 差班转化秘诀

    今天开启《论语》导读述而第七。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 《论语》日日谈 第86期

    《论语》日日谈 第86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①,不悱不发②。举一隅不以...

  • 厚积而薄发

    读《学记》,犹如读天书,晦涩难懂,只好借用手机百度,才勉强读下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述而》,“...

  • 论语·述而篇·第八章并译详解版

    论语 · 述而篇 · 第八章 作者:周.孔子 译析:石宏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 论语·述而篇·第八章并译

    论语 · 述而篇 · 第八章 作者:周.孔子 译析:石宏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 《论语》共修(八十五)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原 句 译 文: 孔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述而》不愤不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tg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