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善柔美文分享简书原创谈古论今
《论语》共修(八十五)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论语》共修(八十五)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作者: 知非非非 | 来源:发表于2022-05-30 15:59 被阅读0次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只要带十条干肉来当见面礼,没有我不教的人。”

7.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教学的过程中,不到苦思冥想时,不要去提醒学生;不到欲说无语时,也不去引导他。已举一例却不能理解其他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多说了,先让他自己想想。”

解 读:

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不管是需要辅导孩子做作业的家长,还是需要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孔子的教学方式在今天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产生思考的“痛苦”,对某个问题产生真切的兴趣,这样的学习才是事半功倍的。

孩子一有问题,家长和老师就立刻解答,这很有可能是在“替孩子思考问题”。时间长了,孩子很容易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会放手,慢下来,静待花开!

不要让自己禁锢的认知,限制了孩子无限的空间。

你心目中的“理想教师”是什么样的?快和我聊聊吧!

《论语》——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与君共修

相关文章

  • 《论语》共修(八十五)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原 句 译 文: 孔子...

  • 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今天读到论语里,有句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意思是说:”在教学过程中,不到苦...

  • 每日学《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我的收获】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要替孩子思考和成长 之前看过面对孩子的疑惑和十万个为什么,或者孩子在练习某...

  • 【论语.述而篇】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6/20~63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说:“只要带十条干肉来当见面礼,没有我不教的人。” 子...

  • 与你共读:《论语》之《不愤不启》

    《论语》今本二十篇,为孔门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思想言行的记录。 本文选自《述而》篇,是孔子自述他所采用的启发式教学...

  • 被卡住的那一刻开始你的修行

    为什么说当卡壳的时候,你就具备了禅修的入门条件呢?《论语》说,教学生的时候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不到...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几年的教育理念愈来愈倾向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中讲道:“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 论语日常打卡3

    字学堂 论语日课 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 《论语》共修——分享

    今天,看了共修营几位小伙伴的读后感,特意摘抄分享一下: 1、孔子之所以珍贵,首先在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乱...

  • 共修论语9

    第三期《共修论语》学习打卡记录9 直木 20211205学习 打卡9 《先进篇》 第一章节 原文 11.20: 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共修(八十五)不愤不启:不要替孩子思考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bm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