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比较热门的两个词,一为“养生”,二为“修行”。
养生的原因是因为大家都怕死,怕老,然后一大部分人天天用嘴巴说着“养生”,用嘴巴吃着“养生”;另一部分人天天捯饬这张脸,想方设法让它变成千年不老容颜,变成妖怪,却美其名曰养生也,却不知其五脏六腑已是七零八碎了。真是的在养生吗?既然养生,要先养身,生之本为身,身也,生也。
修行是一件朴素的衣服,却是当今社会很多人的所爱。有的为了用它挡住这个躯体,看的像个人样儿;而有的却是用其裹住里面的华丽服饰,把自己好好的伪装一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修行是自己的事,不光要身知,还有心知还要意知,这样才是真的在道上了。
实际之上,养生也好,修行也好,皆为上医上人之所为,皆离不开这一颗心。
如果从一个比较究竟的角度来说,人这一生的各种灾难与疾病,运气不顺等,都是业力的缘故。
而人这一生的所有快乐与享受,福报,都是宿世所种福德善根因缘成熟所成就的。
从宗教与玄学(佛法、儒道及其它宗教与哲学玄学(易经、风水命相等学问))→医学(中医、西医、心理治疗乃至包括催眠在内)→养生康复(饮食调配、运动、音乐等及日常健身方法)等,这些各类学问,凡涉及到养生类的,都是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而采取不同层次的对治方法,从不同的层次与角度来起用,来解决问题。
比如以佛法为代表的宗教,从因果业力的角度来认识健康问题;易经等哲学与玄学从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角度与环境影响方面来认识健康问题;中医从人体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功能体系上为主来研究健康问题;西医从细胞,病菌,化验,器官器质性变化角度为主来研究健康问题。
宗教主要针对心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以佛法为最究竟,心的层次分为真心→神识(真心储存着福德善根因缘与业力的共同体)→外象(思想觉悟中利他利自己的因素、精神状态中的安定程度强弱程度、心理状态中的积极向上与消极悲观厌世逃避状态、身体外在体质的健康与否状态)
因为佛法的修行,是从人身开始的,所以,佛法修行中,首先就涉及了一些科学的,方便的健身养生学问,对于调身、调形、调息,调心都有明显的成效。
玄学,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堪舆、命相、五行方位调候等、五色五味、五行阴阳生克制化,以及民间的一些方术其中的若干合理成分,它们在医学养生中,也大有用场。古人讲的医卜星相是一家,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文化中,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思想是一个根本基础。如四柱预测中,人出生的时间代表这个时候的宇宙状态,以天干地支的形式反映出来,这在本质上,也代表了一个人宿世业力与福德善根将在这一世中呈现出来的部分,是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部分。这里面的问题在于,第一,我们很难以完全解读出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有时一样的八字,甚至一样的地方,出生的人,即时是同时都有灾或福,也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宿世业缘不同的原因;第二,这里面的内容,从修行角度来讲,因为各人的后天心性与修行方面,存在可以改变的因素,而不可能完全算准。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个四柱八字所代表的阴阳五行,作为一个基础,来分析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气运状态,因为这个四柱八字的五行阴阳,是对应了中医中的阴阳五行状态的,乃至五色、五味、五方,都对应着中医的五行。
医学,主要分中医西医。西医是就事论是,医学的手段很多,对于急症,器官器质性病变,手术等治疗比较擅长,但是手段也比较复杂,费用也比较高,没有从根本上调动人体自身的健康自愈能力与防疫免疫能力;中医,从整体观出发,特别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强调调动人体自然的康复能力(主要指阴阳五行自我平衡修复的功能)。中医主要针对经络藏象阴阳五行这一人体的功能系统为研究对象。因为经络、窍穴、血脉津液等,重在无形运化有形的层次,可以笼统的归结为化身层次,功能系统层次;西医主要针对肉身物质系统,是色身层次,报身层次。而心灵、精神心理等,重在法身层次。
养生康复,作为平时保健锻炼,亚健康状态的调理手段,在社会各种问题,如饮食安全问题、社会人群老龄化、社会竞争激烈导致的心理压力过大的背景下,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未来的朝阳产业。养生康复各种手段,一是要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生活方式;二要学会保健常识与自我调整方法。
现代医学乃至养生康复学问,是目前养生学的基础与主体。那么,在实际运用中,其实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就算是中医,按摩与针炙,用于诊疗与康复,也很多难以解决,至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健康疾病问题。
而以佛法为代表的医学,从业缘因果来解释一切世间健康疾病现象,提出解决之路,这个才是最为究竟的,尚未为大多数人接受。
如何把宗教修行方法与医学及养生康复统一起来,完整的形成一套好的养生修行理论体系与方法系统,是一门大学问。以佛法为代表的修行方法,是一整套世出世间的学问,仅以用到养生医学方面的部分,就已经远远超出现代科学与医学的范畴,长期以来,由于世人有形世界的限制与西方现代科学体系的逐渐发展,导致世间法对佛法有一定的排斥。当很多医疗健康养生问题无法解决,困扰人们后,人们才逐渐从现代科学与医学中,把目光投向了中医与宗教玄学,希望在这里找到救度人生的般若慈航。
不管是佛法道法以及巫术之类,用咒语治病,都不是假的,而是真正可行的,是真实存在的。
用什么咒语,是次要的,最关键在于各人的修持的功德力,念力,心力,乃至于任何法事,持咒修持的效果,都在于各人修持的功德力。我们平时做很多功课与功德,都是在培养这个功德力,修持力。
真诚信仰第一,诚心正意第一,另外个人修持程度也是决定性的。之所以有人灵,有人不灵,其效果取决于多方面。第一在于业缘。即这一个业是否到了可以消的程度,要在这个业力现前,达到顶峰转弱以后,再来消,才容易,否则业力一直在增上性的现前,就很难消掉;第二在于个人修持功德力深浅。
个人修持功德力,第一在于真诚信仰,第二在于诚心正意无杂念,第三在于个人修行发心,这就是佛法中的出离心菩提心等,真实利他之心,利益众生之心,这样就能感通一切正法护法神,佛菩萨等,大大增加功德力。本来这个应该放在第一位,为什么放在后面呢,因为这个比较复杂,有时邪与正,很难分清,有宿世业缘的因素,有护法佛菩萨的因素。有些护法神,本身开悟程度不高,自私念头多,甚至以修持功德力来做坏事的,也有。
从器世界的物质范畴,就已经分了粗重与精微的不同层次。比如一块玉,他的物理结构,肉眼可见的就可以分出品质好坏,再到细微的层次,精细温润的质感越强,品质就越上乘,一方面其能量级别不同,另一方面其观赏感受的价值也有区别)(当然,我们不以价格来评判其档次,只是从物质结构的层次来谈其区别而已。)。再比如人体的结构,气血调和与否,身体组织结构是否协调,配合得当,气质是否华丽,是血肉为主导(经常干体力活的人,肌肉发达,肌筋、肉结突出,就是一个证明。),还是精神气质为主导,这都反应一个人的层次。人家说腹有读书气自华,就反应的是一个人气为主导,他的能量场中,精神是主导的,不象一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他是血为主导;当然人都是有所侧重的,所以各有优点与缺点。一直到人体的功能系统如经络层次,乃至思想意识的层次,实物质与虚物质,都存在着粗重与微细之别,总而言之,物质的组成越微细精细,那这个物质的层次就越高。乃至于人的心念,气息,都存在粗重与微细的分别,这是从定性上讲的。人的物质构成越精,他必然身口意基本一致,他的起心动念,呼吸与气息,都相对要粗重。
实物质,是有的层次,包括人体肉眼能见到的器世界,也包括现代科学仪器能检测到的物质世界,这是一个整体上较虚物质更粗重的层次;虚物质是无的层次,极细微,虚物质中又有层次分别;思想意识,是虚物质的层次,它本来就是主宰,主导有形的实物质层次的。虚物质的最基本物质层次,现在佛学上提到的,是“净色”,它可以说是最纯粹、最细微、最清净的物质。我们借用虚物质与实物质来表达这一有无、阴阳两仪的世界观,是为了便于理解,实质上,我们的观点讲的同样是一元的,心物一元的。修行到最后,是无实无虚,心物一元,没有分别的。我们这生生来的物质结构,是由宿世的福德善根与业力结构决定的,也就是福报慧报决定了我们的层次、职业、体质、能力、环境等。我们不修行的人,他是随此业力流转,修行的人,多少都可以改变一些。但现成的正报与依报,是已经成熟的果报,想一下改变,是比较困难。很多人一修行,觉得有效,但实际做起来,觉得命运没啥改变,因为我们的修行,没有进入细微的层次,没有改变自己的物质结构,物质结构改了,心理、精神意识结构一定也改了,因为我们修行,是从心理与精神意识的层次开始,来逐渐改变物质结构的。当我们把细微的物质结构中的结使改变了,就一定改变了我们的身口意行为,从而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如果仅以初修行得到的轻安,健康等就认为改变了命运,那也是不现实的,那最多只改变了一个粗浅的层次。
当我们把有与无,有与空等,统一到物质(实物质与虚物质)的概念中时,就知道,有形无形的物质都只是粗重到微细的层次分别,就明白了,有形与无形,有与无,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无,是极细微以至于其小无内,有,是极粗重以至于其大无外。无与有,他不是两极,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来认识修行过程,认识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变化,与修行境界的关系,与实物质、虚物质的微细、精细层次的关系。为什么人修行人总说要提升自己?特别是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思想境界不提升,这个层次的结使、惑业就无法解开,无法进入更微细的层次。为什么楞严会上念“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所谓微细惑,就是说,更加细微的、精微的层次上,他还存在一些没有扫除的障碍,就象一个大海,我们远看去,平静得象一面镜子,我们如果进一点接近了,就看到再平静的大海,他还是有更小的波浪,而我们人的起心动念也如此,凡夫起心动念很粗而且难以自觉观照;有一定修行的人,起心动念就逐渐细微了,而且自觉观照审察;修行越深,就越如此,不随便起心动念,特别对于贪嗔痴疑慢的恶念邪念,更是时刻观照,反省忏悔,于是这个人的相貌也会变化,平时身口意的动作也更柔和,呼吸也逐渐深长细微-----一个人修行不到这个程度,就进入不了这个层次,也没有这些现象的;一个人修行到了八地以上,无生法忍时,我们说他“不动心”,入不退地,就是说他进入了某个层次,他真心现前,他那个大海,那个真心现前了,他也有起心动念,但他那个真心不动,时刻起作用,不会随自己的起心动念啊,随着外界的变化而流转,而迷失,因为他再不随缘流转迷失,所以才不退不动-----所有的动啊退啊,迷失啊,流转啊,都是因缘所生,若了知缘起所生之动,当然就是真心妙用的功能展现,故八地菩萨称“缘觉”,证“无生”,九地菩萨也是,所谓缘觉,就是觉缘,所谓无生,就是真心不动,不生不灭,没有生灭,故曰“无生”。而八地以下的菩萨是达不到这个境界的。在修行五十二阶次中,七地及以下的菩萨称为声闻,八地九地菩萨为四圣道中的缘觉,十地菩萨、等妙二觉才称为菩萨,当然等妙二觉,因其修证已近佛果,常被称为大菩萨,以示与一般菩萨的区别。
人体的疾病的治疗是要分几个层次的,不同层次的毛病,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治,才是最省力,最智慧的。正如扫马路,用大小扫帚很好用,但若路上出现一堆石头,当然从理论上讲,你同样可以用大小扫帚来扫它,一天扫不掉,扫一月,一年,他总会被扫破碎,扫走了,但这个得不偿失。因为这个石头属于粗重的层次,你得用粗重的办法,用铲车把它铲走了,再用扫帚来扫,这样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对治,才是相得益彰的。因此,修行人不要执著于,有病就拼命修行,这样发心上精进是个好事,但是不智慧。而应该结合一些医药,医学的方法,也可以结合一些消业还债的方法,也要结合一些运动的方法,对治不同的矛盾,解决自己的问题。有些身病,你不结合物质上的,医药上的方法,是很不容易好转的,若能够修行与医药结合使用,就会快得多。
而作为医生,特别是一个修行的医者,就必须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应对以不同的手段,有的要用中医中药来平衡五行疗治,有的用西医西药乃至手术来疗治,有的要用佛法的一些方法来消除业障除病。通常的疾病,若用中医中药来平衡五行,只要辩证论治不离谱,十有八九是治得好的,为什么有些人久治不好?这种情况通常是业障因果病,或自己不良的心理与生活习惯所致。业障因果就象污泥,就象病根一样,它不除,这个病就象韭菜,割了又长;而个人的不良生活习惯,习气等,也是不断产生疾病的一个根源,一个时常起嗔恨心的人,他的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就容易生病,鼻炎啊,心脑血管病就容易发作,而且断不了根,对这种病人,前者用佛法的方法,消业还债,深切忏悔后通常可以逐渐好;后者则必须从自己身口意三业来改,改不掉,病是难得好的。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把五行平衡好了,五行生化的各关节畅通了,流转正常了,疾病就消除了。但实际上,这些关节不容易畅通,能畅通的,通常是某个层次的畅通,我们凡夫,始终存在不同层次上的不通,因为有业,有结使的障碍。从根本上来讲,所有的疾病都是业障,都是因果的产物,无论你是宿世的因果,还是你现世的生活工作习惯习气所形成的,无论你是身体病痛伤痛,还是心理精神意识的异常与障碍,都是业障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些灵性方面的因果病,你要对治时,还会出现众多的违缘来阻碍你畅通它。
宿业会让你产生好或不好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而这种好的或不好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又会让你造更多的业,形成更深的习气,直到你认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渐对治、克服、转化它。所以,业力与习气,不管是好还是坏,是善还是恶,都会形成一种趋势,一种惯性。你今天做了一件事,有这个起心动念,将来你就可能仍然有这种惯性的行为,做类似的事,所以,观照当下,止住当下,若时刻妄想都不打一个了,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做到的?修行就是朝这方面努力,做到不思善,不思恶,清净如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