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务自由之路投资理财奇妙的逻辑。
当市场的磁性拉扯着不长记性的灵魂时,“行为损失”背后是什么在作祟

当市场的磁性拉扯着不长记性的灵魂时,“行为损失”背后是什么在作祟

作者: 達士通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4:14 被阅读187次

    不长记性

    痛苦不可怕,因为人天生记性就不好,过往不好的经历,时间一长,慢慢也就忘记了,但是,人最大的缺点也是不长记性,所以,面对同一个陷阱,我们总是跳的乐此不疲。在一个部分满足遍历性的投资市场,参与可能就是输光全部,但也有一部分人,总可以通过武装一定的思想、运行适当的策略来感受市场的温度,参与到这个大多数人都要输光的游戏中去。


    行为损失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买入过一只股票或者是基金,后来卖掉了,许久之后回头看它时,你的实际收益率总会低于这只股票或基金的长期或者某个区间的收益率。

    又或者,我们经常能看到某些股票软件中显示出你当前的收益率和市场平均收益率或者其他表现的特别突出的投资者的收益率存在很大的差距。

    除去自身投资品种和标的的选择差异外,还有什么是造成这些差异的背后推手呢?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张图

    行为损失

    图内两种收益率都是存在的,一种是按照一定的固有规律得到的收益率,一种是投资者自身的行为造成的,我把这个差异的成因称为“行为损失”。

    “行为损失”是人性的某些弱点引导的,其对收益率的影响造成了某些固有标的收益率的失真,是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或多或少要付出的摩擦成本。

    我们可以通过买入指数型基金(被动型基金),通过支付少部分申购赎回费,管理费等,让基金公司进行被动式的管理,并且将投资期限拉长,合理定投,从而避免由于自身频繁买卖股票而产生的行为损失。但这并不能让我们更清晰的触碰自己内心的好奇心和对人性的探索。

    于是很多人还是愿意主动去挑战它。而如果你也想做一个反人性的不服输者,或许我们应该理一下这背后的思路。

    “行为损失”是什么造成的呢?

    我列举了四对关联性较强的概念,帮助我们梳理下思路。

    ◆价格与风险  ◆恐惧与贪婪 ◆期望与现实 ◆自信与保守


    感觉驱动还是策略驱动

    首先,看两段对话。

    对话一:出于害怕的动机做投资决策

    某些人:“我认为,我应该将这只股票卖掉了!”

    我:“你的意思是要卖掉已经下跌了30%股票吗?”

    某些人:“难道我们就一直坐着不作为,看着它一直下跌吗?”

    我:“你害怕吗?”

    某些人:“是的,真的太可怕了。”

    我:“的确很可怕,但是我不认为只是出于惧怕而做这种事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某些人:“损失太惨重了,如果继续这么跌,钱都会没有了。”

    我:“其实,股票在价位高的时候风险更高,而在价位低时风险已经不那么大了,在那么高的价位你已经都一直持有了,为什么在风险较低的价位时却要卖出呢?”

    对话二:出于踏空的动机做投资决策

    某些人:“我是不是要考虑买一些股票了呢?”

    我:“为什么?”

    某些人:“你看,最近的现在市场表现太好了。”

    我:“你的意思是在目前股价这么昂贵的时候还要买入股票吗?”

    某些人:“说不定它还会继续上涨啊,我不想损失这些收益。”

    我:“我不能确定未来市场是不是会继续表现的那么好,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按照我们的计划去进行操作,而是要靠贪婪来引诱我们犯错呢?”

    价格与风险

    所谓的价值投资者认为,对于同一个公司来说,它一定有它的内在价值,并且股价一定是围绕着股票的内在价值做上下波动的,那么相对于其本身估值来说,价格越高,风险增大,价格越低,风险变小。这句话是股价波动背后的本质,这也是价值投资者在做买入卖出决定时的一个参考。


    恐惧与贪婪的老生常谈

    市场和投资标的是不会犯错的,而错在我们投资者,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即使很多有一些投资经验的投资者,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理性判断去做选择,他们会去做行业前景分析,会根据一些基本的财务指标去选择上市公司,也明白技术指标所指示的买卖点,他们能够掌控所有事情,并通过这些分析得出他们应该投向的目标以及投资多少。

    但是他们总会在某一个时点面临一些选择,比如恐惧和贪婪。

    这就是人性的糟粕,这两种情绪会钻那些“没有清晰的投资目标的人”的空子,即使你有基本的投资知识,一旦没有清晰的投资目标,在面临选择时,驱使你做决定的便不是你当初模糊的目标,而是恐惧和贪婪了。

    下面的图片可以很形象的说明大多数人的投资轨迹。

    恐惧与贪婪

    那么,从这个角度去看待投资,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一定要有清晰的预期和投资目标,避免贪婪和恐惧的驱使,我们做投资决策的本质驱动,一定不是我们大脑中产生的某种感觉,而是我们的投资目标。

    而正因为人性中间存在这种感觉的趋向性,是大多数人难易克服的,于是有了巴菲特先生的那句名言:“在别人恐惧时你贪婪,在别人贪婪时你恐惧。”


    给预期增加一条护城河

    经济的繁荣与萧条,行业的兴盛和衰败,公司的成长和平稳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但是因为有迹,不同人对这些迹象所产生的观点,以及对宏观微观的判断也会不一样。特别对于金融市场,传统的金融理论中有一个说法,叫做“有效市场假说”,这个假说的主要观点是所有的价格能反映所有可获得的信息。如若市场有效,价格便等于价值。然而实际上理论价格是不可能存在一致判断的,于是,在某一个价格买入某个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回报便不具备清晰的可预测性。然而在投资领域,几乎每一个任务都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包括股价,它也是一种基于对未来经济,行业以及某一个公司未来的情况的一种研判而产生的估计。那么不同人便有了不同的期望,也就有了股价的波动。

    期望驾驭了我们的投资行为,但是期望经常出错,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图形。

    期望与现实

    期望建立在我们的经验中,更确切的是建立在最近的经验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周围的人曾经在房地产投资中大赚一笔,于是他们便认为举债买房还会收获颇丰,他们不选择时机,不考虑城市的区别,不懂目前房地产市场整体的杠杆比率,也对家庭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不清晰,盲目的预期和现实的差距最后将他们推向深渊。

    我们曾经也经历过股市的几次大涨大跌,当07年上证指数到6000点时,多少10000点的声音弥漫在我们耳边,在15年上证指数到5000点时,多少人何尝不是幻想着更多的收益呢?

    而到最后,潮水退去时,建立的正确预期的饱有经验的人换来了盆满钵满,而那些曾经有钱的人剩下的却只是经验了。

    经验不足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此,在我们没有经验时,一定不能一掷千金。我们需要做的是用少量的闲置资金去换取经验,而在获取经验之前,我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我们需要建立正确的目标,明确风险和价格的关系,了解我们自己的内心中,恐惧和贪婪,哪一样对我们更致命,从而在自己面临恐惧或是贪婪时做更多的让步,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损失的痛苦是大于从痛苦中走出的愉悦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保守,我们要给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预期,我们可能会损失利润,但是,我们也能够承担适度风险产生的后果。


    给得意忘形的自己来一巴掌

    有时候,自信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自信到得意忘形,其实在很多时候,当你自己觉得你没有得意忘形时,你已经陷入了过度自信的陷阱了。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些经常会得意忘形的人也是最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过分自信的人。

    更糟的是,随着人的“自信心”逐渐爆棚,由于得意忘形而造成的损失也会随之增加。因为,太过自信的人一定会选择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点在赌场中太普遍了,一个开始赢了很多的赌徒一定会掉以轻心,他会想着自己已经有更多的本金了,于是便会采取更加激进的思路去引导他的行为。

    为了规避这种由于得意忘形而产生的代价,我们必须意识到,其实我们没有那么聪明。而事实上那些绝顶聪明的人从来都会是比较谦卑的,因为对于预测股价短期走势这种事情,在现阶段或者未来,是没有一种绝对可行的方法的,聪明的人都会知道,他们不会觉得因为自己聪明,便有能预知短期走势的能力。然后又有多少人,他们却对预测股价短期走势那么热衷呢?正确的预测会让他们欣喜若狂,得意忘形,最终他们仍将为自己的无知而买单。

    我们要记住的是:不要预测股价的短期走势,并在自己可能会出现过分自信的时候多问自己几个问题,例如,我这种激进的行为如果对了对我这次投资的影响有多大呢?而如果错了呢?我能承担这样的后果吗?


    市场的磁性

    我们总把那些失意的投资者称为“韭菜”,面对“韭菜”,有人利用,有人同情,有人幸灾乐祸。投资的本质或许还应该是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但是于静态而言,我们每一个个体,作为市场的一部分,参与的还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我们没必要对市场中的任何角色进行指责,因为有些学费的付出,背后的驱动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市场的磁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市场的磁性拉扯着不长记性的灵魂时,“行为损失”背后是什么在作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z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