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的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所谓的梦想是别人给的,是父母的期待、社会的期待······你把自己的梦想弄丢了,你患了这个社会上流行的“空心病”。
还好你及早发现,而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为别人的梦想而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3856688/e48d67dedb84f589.jpg)
而建构梦想,来自于充分的自我认知。
以下是自我认知的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001 兴趣探索:拓展梦想的边界
吾生平做事,就凭兴趣二字——梁启超
探索兴趣,除了感受自己的心流体验,多问为什么,开阔视野,被榜样影响,接触、遇到这个领域最有趣、最专业、最杰出的人,还可以加入相关的群体和圈子。兴趣可以跟能力形成正向循环。
比如,儿子最近参加了自控力school的早起学习营,每天早上读书、写读后感打卡,周末通过音频视频的方式进行小组总结、讨论和分享。虽然是成人的圈子,但都是早起、读书、写作爱好者,儿子可以感受其中的正能量场,把自己现在的学习跟社会实际早日连接起来。
002 能力探索:强化实现梦想的信心
能力分为天赋、技能、认知,是一种智能组合,“整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其中最重要的是认知升级。
多元智能提醒我们,关注长板,发挥优势;关注短板,融入社会。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现实的环境里,因为缺陷而影响优势的发挥。
能力影响实现梦想的信心。开发喜欢和擅长的领域,更容易获得正面反馈。持续正反馈,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你也可以成为周杰伦。
能力的探索与培养:
1、关注能力的发展性
对孩子能力的探索和培养,要关注他们能力的发展性,不要断言:“反应太慢、不够灵活、阅读不行”······
比如孩子说:“我就是不善于表达”,家长就要跟孩子一起分析,将此能力进行拆解,有什么训练的方法吗?这样的训练需要多久?可以找什么资源来支持?通过这样的分析,孩子就不会因为一些具体事情而对自己整个人进行否定了。
2、关注短期目标,也要看到长远方向
3、记录“成就日记”
培养、挖掘更多优势,帮助孩子提升信心,可以记录“成就日记”,引导孩子持续进步。
通过分析和记录,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特质,如兴趣所在、独特个性、优势能力等,这些发现不仅有利于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在对成就的细致体验中,增强了信心。
4、注意培养孩子的能力价值意识:能力换来自由度。
003 性格探索:丰富实现梦想的方式
保持自我探索的持续性和开放性,不要标签化。
认知性格:了解自己、接纳自己、理解自己;接纳他人、尊重他人、合作愉快。
004 价值观探索:确定梦想的方向
价值观,就是内驱力,“什么是重要的”观念。
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己价值观的审视。
人的一生,价值观是随阶段调整的。
对于价值观,常见的误解:
一是分不清工具价值观与目标价值观,如一个妈妈搬家、辞职,全部身心投入孩子教育,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将“工具价值观”全力培养孩子,代替了目标价值观“自己的终身成长”,限制了自身的发展,也给了孩子无限的压力。
误解二是,他人的价值与自己的价值混淆,如追求“被社会认可”“被更多的人认可”等。
成年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观:
将过去的重大选择列举出来,分析每次的原因,提炼出做选择的原因关键词,找到价值观。
对于孩子,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做决策,或者模拟场景,如乘坐时光机到了十年后,你理想的生活和职业是怎样的。
005 整合
你看不到点点滴滴,你只有将他们连接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点将以某种方式连接你的未来——乔布斯
自我认知无处不在。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对过往的经历进行梳理盘点,也可以对未来保持好奇,主动探索。不仅可以对成就事件进行挖掘,也可以对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进行总结。更可以通过对失败、不喜欢的经历进行反思,这都有助于对自我的认知。
人生是一次次选择积累出来的,更是一次次选择建构出来的。
20200522读赵昂《通往未来之路:培养有梦想的孩子》(第二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