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工作,满怀感谢之心,思善行善,真挚地反省,严格的自律,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地磨炼心志、提升人格。换句话说,全力以赴去做好上述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人活着的意义之所在。
——稻盛和夫《活法》
看完这本书之后,感触良多,总结出来的几点就是:
1、想要做的事情,要在脑子里重复设想它成功的样子,告诉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坚定自己的信念,并为之不断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2、要热爱工作、勤奋工作,从中获得乐趣。两种方式:要么找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要么去热爱现在自己的工作。
3、坚守道德底线,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心怀感恩之心。
4、要善良,有利他之心,先利他后利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28688946/eadfaffa56c60e28.jpg)
回顾之前短暂的人生经历,只觉得读书的时候可能最接近这本书里所说的生活了吧,思想纯粹,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只有一个目标:考上一个好大学,唯一的“工作”就只能是学习。
可是大家并非都喜欢这份“工作”,于是那些喜欢学习并努力学习的人,金榜题名,而另外那些讨厌学习、偷懒耍浑的人,榜上无名。
这是不是我们人生的简短缩影?很像,对吧?
当你心无旁骛的去做成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时,会开心快乐,会有成就感,而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种体会了。
毕业后的这几年来,跟父母、亲戚朋友、同事们讨论最多的是工作、薪资、房子、车子这些实质性物质的东西,而谈论这些的目的性更多在于炫耀,人们探听你的隐私,然后拿自己跟你做比较,从中获取一定的优越感,我讨厌这样,这让我感到很压抑。
我开始渐渐地失去对工作的热情,直到彻底失去那份热爱,才觉得应该要全身而退,走自己想走的那条路,却始终找不到,也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曾经有人问过我:世界上有没有那种可以一直一直不断工作的职业?
我当时嗤之以鼻,觉得大多数人都想要休息,你偏偏凡尔赛?
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好像是自己想错了,工作(劳动)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个部分,是人生最大的意义,我们得找到那个能让我们热爱并为之努力一生的工作。
前几天和几位中小学的老师吃了一顿饭,他们各自都在吐槽当老师的辛苦和不易,从那些言语中可以很明显得看出对老师这份职业的不满,却又在岗位上坚持着不走。
当然不只是他们,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包括之前的我,因为看不见努力的结果,拿不到可观的物质品,所以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却又继续坚持在岗。
我觉得很可笑,这样不累吗?这样才会内耗严重不是吗?所以现在的人是真的觉得工作就是工作而已,还是努力让自己这样认为?
就像我,会看很多书,然后挑选一些很丧的话来暗示自己,人生不努力也可以。也看过很多网上的心灵鸡汤,有时觉得很励志,但大多数时候觉得说得都是些什么鬼话。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的我们好像在用一种新奇的方式劝说自己不去热爱工作,因为我们太累了,也得不到什么回报,所以我们就不要去热爱工作了,得过且过吧。
我对这种态度感到失望。所以,被物质欲望裹挟的人生啊,我现在,不想要你了。
如果我懂得知足,那么我一定能再度热爱一份什么工作的,我想要深信这一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