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像宠物一般的多巴胺奖励系统—— 《你一生的化学反应》
比你更“超长待机”的,就是你大脑中的多巴胺奖励系统。
你的脑海中第一次闪现出用考分换游玩的念头时,就已经出现了愉悦感。不消说,此轮多巴胺奖励机制正式启动。
在你知晓成绩的那一刻,快乐也随之而来。毫无疑问,在目标达成的时候,你也会收到一份多巴胺大礼。
等到最终的奖励兑现时,多巴胺也会和你一起狂欢,这无疑又是一次奖励。
但实际上,在这段时间里,你获得的快乐奖励远不止这三次。每一次和父母确认“赌局”的时候,每一次为这个目标努力的时候,每一次幻想自己坐在旋转木马上的时候,你也都会获得多巴胺奖赏。尽管学习还是有些枯燥,甚至有些痛苦,但是因为你设定了目标,大脑就不会辜负你,一次又一次地让你感到快乐。
可是如果你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这种办法很可能并不奏效。
就像你因为自己的绘画水平而感到焦虑,对着《蒙娜丽莎的微笑》,发誓要在一个月内模仿出来。但是一个月来,你除了留下一张张破烂的画纸以外,只收获了一个糟糕的心情。最后,还是你的父亲慢慢地开导你,和你讲起了课本里的《画鸡蛋》。
你顿时明白了:就连达·芬奇这样伟大的画家都要从鸡蛋开始画起,自己又何必太着急呢?于是,你决心再用一个月画三十个鸡蛋。
接下来的每一天,你都要找出一个真鸡蛋,对着它描绘一番。居然就在这一番光影摇曳之间,你突然明白了如何运用色彩,准确地给鸡蛋上了色。不用说你就明白,久违的多巴胺奖励又回来了。
所以,多巴胺就像是你的宠物。每当它出现的时候,你就会从中收获快乐,但前提是你要学会如何召唤它。
另一方面,就像你偶尔也会被宠物伤到一样,多巴胺也可能伤人。当大脑中多巴胺分泌过多以至于不受控制之时,人的行为也会变得不受控,这可能会引发癫狂的举动。
你早就读过《范进中举》的故事,参加多年科举却未曾考中举人的范进,在得知自己这一次居然成功之时,一时未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发疯了。若是要给这种因中举而发疯的故事增添一点科学的解释,那么发疯大概率是多巴胺过度分泌而引发精神分裂。
所以,善用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奖励机制,你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取之不尽的快乐奖励。但是,如果不能控制它,那说不定也会反受其害。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了多巴胺,多巴胺是什么?它是一种大脑里的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受,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如爱情就是大脑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结果。
Why:多巴胺存在于大脑的奖励系统,对我们学习、动机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当多巴胺释放时,产生强烈的愉快感、快乐感,促进我们去更好地追求目标或强化行为。
How:具体的话我们怎么去做呢?
1、设立目标。设立一个难度适中的目标,是多巴胺的必不可少的,当头脑中规化完目标时,多巴胺被释放,带来内在的价值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我们的动力。
2、设置奖励系统。这个奖励是最好是我们一直想要的,或者是并把它具象化,从而为我们的执行增强更大的动力。同时在设置时,为每一个小任务或小周期都设置好奖励,为持续的行动做好准备。
3、寻找意义、好处、反馈。在我们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相关的反馈、意义,或与之相关的外在激励来增强我们的动力。
Where:
多巴胺是存在我们人类本能的神经传递物质。有弊有利,关键是我们要善于利用。它有一种永不满足的特性:在满足了以后,下一次的同样行动,分泌的多巴胺则会减少,必然会加强行为,则会更加上瘾,最后扭曲动机。所以在多巴胺,要避免走向负面的效果。比如说长时间刷视频、赌瘾等。
A1:
在自己生活,多巴胺时时都是起作用,只是我不太关注。上个星期有些躲平摆烂了,一直在迷茫地刷微信的短视频,不自觉去刷的那种,多巴胺作用本能地去刷:没有追完的剧,感兴趣的一些动物世界,想刷的一些新闻等,这个东西如何去避免呢?
1、明确清晰任务目标,去来对抗本能的多巴胺。怎么去反对呢?在想刷的时候,想想到自己的目标,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要去做。
2、想象我做到目标后的一些奖励,自己的承诺,应用多巴胺去对抗刷视频的诱惑。
3、想想任务的长期意义,积极方面,再想想前些天刷完了以后,还是很无聊,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浪费时间生命。
A2:
目标:在暑假中去和孩子一起学习数学课。
应用:1、设立目标。和孩子一定制定目标,这个目标的话就是说孩子伸伸手就能够做到:把下年级的数学课上完。着重强调目标实现后的情景:在接下来能够把自己的数学课目优势强化,继续当小组长。
2、设置奖励系统。设置好大小目标奖励,小目标的奖励:坚持一周5天,周六可以去游乐园/电影/大餐,大目标的奖励:一个月完成后,可以去成都游玩。
3、从这个过程中,我要把所有的过程做得有趣,让他感觉到快乐,让他能够从中间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感,自主感,胜任感,不断地制造正反馈,让他得到内心的满足。具体要在课程里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