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自己找5篇文章,用课堂上讲的拆解方法进行拆解,并做成思维导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680/10cf608bf26b74a3.png)
标题吸睛,破题的场景非常有代入感。整篇文章架构是金字塔型,结尾总结升华。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680/d566102f1114e450.png)
整个故事先塑造一个“不良”的姑娘形象,后打翻这个形象,更使得读者印象深刻。主题也充满正能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680/d3cdbe7442330f69.png)
很典型的公号文,每一段语言极其流畅,但事例丰富,简单易懂。可以从中累积素材,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解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680/9c40f1191591e379.png)
破题:从易到难,从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贸易进步。主体内容结构明确,力争丰富。最后的结尾是亮点,只有把读过的书学过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完成了一次知识的创新。
![](https://img.haomeiwen.com/i675680/9d11e3b765424980.png)
破题:替读者提问并回答,两个过渡句使文章连接巧妙。整体结构按照“历史情况”“具体表现”“现在情况”来布局,非常全面的向读者介绍清晰了“指挥家”这一行业。
第二题:在第一题中选择一篇文章,模仿一篇文章,要求结构、风格一致。字数2000字以上,最好和原文一致,要在作业中附原文链接。
模仿① 技巧文,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6643399967320834574/
内向者聊天易尴尬?学会这个,在沟通中轻松起来
小鱼是个内向的人。早上来到公司,他碰巧和领导乘坐同一趟电梯,小小的空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小鱼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开口。直到领导下了电梯,他也没憋出一句话,忐忑的心情影响了他整个上午的工作状态。
晚上小鱼去了同事们的聚会,看着大家热火朝天的聊着天,自己很难接上话题。能聊上两句的也很快被自己终结,他大多数时间都坐在角落刷手机。
突然,手机震动起来,是小鱼的好朋友打来了电话。朋友向小鱼抱怨,最近天天加班,经常是一天只能吃一顿饭,领导却还不近人情的向他们发脾气。小鱼想安慰朋友,说了半天也不知怎么表达,只能不断重复“别生气了”。之后他想起了早晨电梯中的小小不愉快,于是也开始向朋友吐槽。朋友没得到安慰,反而遭遇了新一波负能量,生气地挂了电话。
电话这头的小鱼发起了呆,为自己一天的遭遇感到心塞。
其实不仅是小鱼,相信很多内向的朋友都遇到过类似的场景。找不到话题,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让内向的朋友心情因此郁闷起来。
那么对于内向者,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其实可以通过学会闲聊,拥有在各类场合轻松聊天的能力。
可能会有人说了,每天这么忙,哪有时间进行闲聊,有休闲的时间,不如躺在床上玩玩手机。
的确,在生活中,闲聊常因不牵扯重要信息被我们忽略。但正因为闲聊的随意性,才显得它有更多的意义。
闲聊是所有沟通的敲门砖,比如在我们工作或商业需要时,面对一个不太熟悉的人,基本不会一上来就直奔主题,需要一些简单的开场白为话题铺垫,而此时闲聊就扮演了最好的过渡角色。
闲聊是一个人性格,特点,做事方法的体现。一场轻松的聊天会让人放下戒备,展示出一个较为真实的自己,这也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他人的起点,从中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容易亲近,从哪个角度与他沟通更有效率。同时对方也能在短时间内对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
尤其对内向者来说,学会闲聊能获得更好的归属感和存在感。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方法。
首先,闲聊要会在生活中寻找聊天的素材。
小鱼难以融入朋友的聊天,可能是因为他平时在自己的生活圈中,没有过多关注周边的动态。比如人人都用的朋友圈,里面五花八门的内容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有健身的朋友挥汗如雨,有旅游的美景照片,还有生活的心得与分享。
这些都可以理解为你的朋友向你发送了一条聊天邀请,期待得到回应。而当你进行点赞评论时,也就代表你对这条内容产生了兴趣,从而可以继续衍生出更细致的话题。这些被你关注过的话题,在面对面的时候都可以讨论起来。
另外,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可以以大家都在关注的时事热点为话题进行交流。可以聊聊最热门的体育赛事,最感动的电视节目,还可以以自身为切入点,讲解最近遇到的趣事,讨论工作中留存的疑惑。小鱼完全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因为这些事情都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所以交流起来会拉进距离,产生共鸣。
其次,在闲聊中需要懂得两个原则。
第一是“控场率原则”。这个概念多用于球类比赛,指一方全场掌控球权的时间越多,获胜的可能性自然更大。在沟通中,则是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掌握着话语权,就像KTV里的麦霸一样,别的伙伴渐渐失去参与感,一场谈话也就很快走向无趣。内向的朋友一般不会成为聊天中的“麦霸”,但也要注意一个恰当的比例。
适宜的控场比例应该是三比七或四比六,并且可以随时调控,不要让自己说得太少。在此可以采用“接球法”,具体的做法是接住送出去,即像接球一样接住对方传递的话。然后先表达和对方类似的想法,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永远不要以否定别人作为回复的开头。
第二是“交换原则”。沟通的本质是一种交换,多半时间内向者不会闲聊是因为不愿意闲聊,而不愿意又是因为看不到有形的价值,如有用的信息。实际上,我们经常会忽略交换本身包含的无形价值,如尊重、喜悦、信任与支持。一个在意对方的沟通者,毫无疑问会用真心换取来更多收益。
最后,掌握两个技巧可以更轻松的聊天。
第一是话题繁衍的技巧,它是指可以从对方说出的重点词找起。假设对方提到了电影,你可以在谈完电影之后延伸到演员,演员讲完了之后再繁衍出更多的艺人,因为你主观的牵线,话题就能轻松地到达你熟悉的领域。
第二是高效倾听的技巧。相比外向者,内向者更认真仔细,本身就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小鱼在和好友聊天时犯了“自恋式倾听”的错误,他不自觉地将对方话题的焦点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从讨论对方变成描述自己。
注意了这一点,就能更好发挥倾听的作用。比如在朋友吐槽的时候,小鱼可以进行一些提问。通过“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进行开放性提问,让朋友对事件作较为详细的说明,通过“是不是”、“有没有”、“行不行”等词语作封闭式提问,缩小讨论范围,让朋友充分发泄情绪。
倾听时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支持,很多时候,倾诉者并不是需要从倾听者这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在倾听的同时,站在对方的角度,与对方共情,给予正面的鼓励。
“好口才需要用脑,而聊好天需要用心”,慢慢地,你会发现,在重视闲聊之后,即使内向,也不会是没话题可聊的人。希望所有内向的朋友都可以学会这种很酷的能力,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字数:2086)
第三题:照课堂中介绍的精简版讲述稿步骤,写一篇精简版讲书稿,字数:2400—2600字(字数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否则作业不合格)。要专门标注清楚,你在什么地方用到了“阅读理解、旁征博引”中的什么技巧。
培养祖国的花朵,施肥比除草更重要
“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对孩子的美好期待。小天使的降临不仅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喜悦,同时也让新晋的父母担上了前所未有的责任。他们日夜操劳,拼尽全力,为的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就像《宝贝歌》里所唱:赚的钱给你花费,担心你念书太累,到天明不敢去睡,担心你汗流浃背。千辛万苦把你栽培,爸妈的苦,知道没。(征:电影歌词)
但现实真的如愿了吗?父母们的育儿成果如何呢?让我们看一下现状。家长频频在网上诉苦:“无数次克制自己捏死孩子的冲动,心里默念是亲生的,亲生的”,“辅导孩子以来,我发现我肺活量变好了,因为根本忍不住不对他狂吼”……刚步入社会的孩子也在抱怨:“活了二十年,没发现自己有什么优点,跟别人一比简直一无是处”,“这钱少事多的工作为啥要干,辞了辞了”……还有这样的新闻:十几岁的少年砍杀父母却毫无悔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抑郁症缠身选择轻生。(博:东拉西扯讲故事)
我们不禁想问,一代更比一代聪明的孩子们真的不优秀了吗?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为什么越来越脆弱了呢?一本名为《优势教养》的书给出了答案。
《优势教养》是澳洲墨尔本大学心理学教授莉·沃特斯的新作,全书旨在赋予父母力量,给出最实用的发现、培养孩子的教养方法。
这本26万字的书籍分为两大部分:发现优势和培养优势。书中将父母定位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全天CEO”,指出父母将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孩子缺点而非优点上的错误。并全面对“真正的优势”拆解分析,让父母正确帮助孩子发展独到的长处,长成照亮世界的大人。
作者莉·沃特斯20年来潜心研究积极心理学。年少时她有段黑暗的经历: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她在学校长期被同学们欺负。成长中她只能看到自己所有的缺点,通过暴饮暴食发泄而患上了“贪食症”。很多年后,她听了一位教授的演讲,了解了患贪食症的原因,也明白了在遭受痛苦中自己仍能在学业上取得不错成绩,全得益于自己的智力优势。这个她眼中唯一的优势给了她安全感,她决心继续扬长,并保证要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发挥天生的优势。(博:讲述作者故事)
01 优势教养是关注扬长
简单来说,优势教养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个性的特长和品质,并在生活中积极发挥。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总是将焦点集中在孩子的劣势上。他们像抹平橡皮泥上的裂痕奴隶消除孩子的缺点,却忽视了孩子天生就带有的优点。(阅读理解,重述技巧)
陶行知老先生讲述过这样一个经历,曾有一位孩子的母亲找他告状,说孩子把新买的金表当玩具弄坏了,希望先生好好批评他的不懂事。陶老先生却笑着说,这位母亲搞不好把中国的爱迪生扼杀在摇篮中了。因为在他看来,这么小的孩子拥有如此动手能力和好奇心,正是他的优势所在。如果能抓住这点好好培养,不仅可以满足他的好奇,还能让孩子学会新的知识。(博:讲故事)
的确,只补短不扬长的做法无法打开孩子的潜能之门。百万粉丝公众号“常青藤爸爸”创始人黄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园丁在养花的时候如果只关注除草(去除缺点),却没有注意施肥(发挥优势),恐怕很难等到鲜花盛开的那一天。(征:名言)
因此,通过优势建立自信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
02 真正优势的三块试金石
优势,它可以是具体的才能,比如会唱歌;可以是生理上的特点,比如天生柔韧性好;还可以是性格中积极的一面,比如善良有同情心。(阅读理解,重述)
每个孩子天生都具有不同的优势,要想发现孩子真正的优势,父母需要关注3种因素:擅长做某事,做某事感觉良好,并且愿意做。
黄磊的女儿多多常以才女的身份出现在大众眼前。由于从小就跑剧场,多多耳濡目染喜爱上了表演,这是愿意做;在登台前,她作为上百场舞台剧的忠实观众,背台词的功底和表演能力不经意间已经锻炼出来,这是擅长做;在她演出后,因为表现优秀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赞扬,让她得到积极反馈,充满信心,这是做事感觉良好。所以表演对多多来说就是发掘出的优势。(旁和博)
日常生活中,父母在观察孩子行为和语言的基础上,就要用这三点去衡量。看一件事是否能让孩子愿意做,擅长做,感觉良好。如果不满足这三个要素,那么这个领域可能只是一个看似是优势的假象,随着时间流逝也可能消失。(引:总结)
03 重点培养两个“力”
找到孩子的优势后,接下来父母需要提供合适的环境,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孩子认清他们的优势,将其内化为追求梦想的源泉发展下去。在培养优势上,沃特斯教授重点提出了两个“力”的培养。
① 注意力
培养孩子长时间专注不是一件易事,但可以从教会孩子欣赏来入手。因为欣赏可以让孩子全身心体会美好瞬间,在他们情绪良好的时候,注意力会轻松集中。
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关注自然、享受感觉、珍惜家庭聚会、回忆快乐时光这几个方面入手。比如在每日晚餐时间,邀请每位成员分享今天最愉快的一件事,让大家一起体会快乐。再比如,每周带孩子和自然来次亲密接触,听听风的脚步,看看万物生长。
另外一个方法是尝试放空大脑。放空大脑的意思不是傻傻的发呆,而是主动让大脑自由活跃起来。当孩子注意力分散,感到疲倦,父母可以帮助安排一些能用孩子优势进行的有趣活动。比如运动好的孩子就可以让他们去打打篮球,好奇心强大的孩子就可以给他们看些科普书。这种有意识的休息能消除大脑疲劳,让孩子重新恢复精力饱满。
② 自制力
和注意力同等重要的还有自制力,自制力强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冲动,在种种诱惑中持续发掘自身潜能。
然而自制力和肌肉一样,用多了就会疲惫。让我们看看自己的一天都在和什么作斗争:吃不吃高热量食物,追剧还是学习,坚持去健身房还是洗洗澡休息。每天连续不断的内心斗争,使得我们的自制力到晚上已经消耗殆尽。没有人不喜欢舒适享受的生活状态,孩子更是容易在贪玩中消耗太多的精力,失去做正确事情的动力。(博:东拉西扯)
因此,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用合适的方法保持自制力,减少消耗。书中给出了五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制定一天的安排;养成习惯,制作待办事项清单;练习正念;成为情绪教练;做改变习惯的练习。
“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帮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从小养成更容易,懂得不在无意义事情上浪费时间的孩子,就能比别人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优势,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总之,从优势出发,往小了说是换个问问题的方式,将原先的“哪里做得不对”变成“用我的什么优势才可以解决问题”;往大了说就是真正了解自己,在积极和自信的路上大胆前行。用优势教养的方法教育孩子,可以让孩子健康乐观成长,刻意扭转年轻一代丧气的趋势。(引:总结,升华)
所有请别再紧盯着孩子身上的缺点不放了,抓住他们独特的闪光点,加以放大,终究可以盖去缺点散发的一点点灰暗之光。培养祖国的花朵,施肥比除草更重要。(引:总结,升华)
(字数:259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