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十五)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十五)

作者: 东风满树花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11:24 被阅读0次

第二节 精神环境,用阅读打造顶级的朋友圈

不管现实环境是否理想,我们都可以用阅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环境,因为一本书就是一位高人,而阅读就是和高人聊天,所以只要你愿意阅读,你就有机会拥有一个具备顶级思想的朋友圈。

换个角度看阅读

书籍是传承思想的最好介质,顶级的思想都能从书籍中找到,只要选书得当,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找到各领域内顶级的思想。每读一本书,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一次名人访谈,就是在和顶级的专家交流谈话。可以说。读书就是用最低廉的成本获取最高级的成长策略,这是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

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视线无法触及的地方文字可以。

不读书,只能想自己的所见所闻,而读书,持续地读书,持续地读好书,则相当于和古今中外顶级的思想家处在一个朋友圈。作者特别建议年轻人多读一些人物传记,这样我们一辈子就可以活出好几辈子的精彩。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所以,阅读改变命运,就是从改变我们的认知和选择开始的。

阅读,拥有高密度的思考

人,生来追求简单舒适,在无觉知的情况下,能偷懒就一定不会费力,这使绝大多数人天生抵触思考。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而认知能力极度依赖思考能力,所以目光长远的人都会主动、刻意地磨练自己,尽力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

查理·芒格说过:“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那如何才能快速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让自己在未来更具竞争力呢?答案就是阅读。只要有时间就去阅读吧,因为书中的知识会让我们的大脑更智慧。

阅读是一个技术活

阅读是个技术活,如果技术不佳就会陷入低效的努力。

一、读书要先学会选书。

如果读的书不贴合自己的需求,就很容易陷入为读而读的境地。在选书前我们最好先问自己:“什么是自己当前最迫切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读书之后若是能立即解决自己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自己就能马上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好处,这会激励我们继续读下去。所以别人提供的书单可以参考,但不要将其视为唯一的选择标准。

另外,我们还要选择那些阅读难度,刚好让自己处在舒适区边缘的书。所以,在初读的时候要让兴趣、难度、需求三者尽可能同时匹配。

选书比读书本身更重要。多关注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书籍通常不会错。

阅读是为了改变。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的多。

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读书慢不要紧,即使一个月只能读完一本书,但能读通、读透产生巨大的改变,那也比三天读一本书,记住的没多少,不知要强多少倍。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

在这里作者推荐的阅读方法是:先通读一本书,读完后将它放在一边“凉”上几天,等大脑“冷却”后,再合上书问自己“现在还能想起什么”。此时还能想起的知识一定是真正触动我们的内容。我们只需把这些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关联实践,就可以让自己发生高效的改变。

三、高阶读书法。对于阅读来说,跳出误区也只是刚好回到平地,如果还想继续进阶,作者给出的两个建议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是要特别注意自己在阅读时产生的关联。如果一个知识点让你想起了其他知识引发的关联,一定要留意并且把它记下来。第二个是读写不分家。如果我们在阅读后还能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释,甚至将他们教授给他人,那这个知识将在我们脑中变得非常牢固。

四、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我们读的书大致可以分为“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两类。像小说、诗歌、散文这类书通常属于“无用之书”,但无用不代表没用,相反他们有大用。比如:它们可以让人更好地完善自我、理解生命、提升气质、提高审美,甚至创造更美的事物……这些力量是无形的,一旦滋养了人,那这个人在人群中就很容易脱颖而出并感染他人。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普遍喜欢读“无用之书”,因为处在这个阶段的人没有生活压力可以专注于精神世界,一旦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进入职场,就需要“有用之书”来为自己提供力量支撑。毕竟在一个人学习或生活压力非常大的时候,读“无用之书”,无法帮助自己快速解决问题或产出价值,但等生活富足了,有闲了再坐下来读读“无用之书”一定会更好。

可见,读“有用之书”让人变得更强大,读“无用之书”使人变得更完善。而什么时候需要变强大,什么时候需要变完善,需要看我们所处的人生阶段。

本节的重点:

1、阅读就是和高人聊天。

2、所有的书籍都是智者看待事物、做选择、决策的过程。看多了之后,我们就能借助他们高明的视角来提升自己的选择能力。

3、选书的时候,尽可能让兴趣、难度、需求三者匹配。

4、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愿2024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

石头城的清晨

相关文章

  • 读书小结

    时间4.1-4.10读完《认知的觉醒》《活着》《父母的语言》《被讨厌的勇气》。 只有《认知的觉醒》写了读书笔记,其...

  • 云朵读书笔记(二十五)

    云朵读书笔记(二十五) 引文: “成长之难不在认知,而在实践。成长本质上是改变。改变情绪状态也好,改变思维状态...

  • 元认知能力原来竟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100/365《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 《文案觉醒》读书笔记:认知

    一气呵成地读完了《文案觉醒》,与作者进行了一场愉悦的新媒体对话,佩服作者对新媒体的高度认知,格局之宏大非一般人士企...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这是我最近最爱读的一本书,每个章节都看了很多遍,细细品读加上实操,受益匪浅。 很多人把行动力不足的原因归结为环境干...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前两天终于读完了《认知觉醒》,感受很深于是我又重新开始读这本书,并且要做好笔记和记录思维导图等。 之所以觉得这本书...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最有感触的一点: 我们成长的规律是在舒适圈边缘成长。 比如阅读,不要太在意形式上的内容,好像一定要每本书做思维导图...

  • 《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写这篇读书笔记是缘于《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费曼学习法,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所学到的知识讲出来,而且要讲得简单...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这本书我读了十个小时以上。 很喜欢这本书。 书中对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值得一读再读。 我想详细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竟...

  • 读书笔记|认知觉醒

    如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觉醒》读书笔记(二十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ea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