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烂在人堆里”这句话好像激励了很多人去努力奋斗,让很多不甘平庸的人去努力往上走。
就像一个好的番茄放在一堆烂番茄里面很快就会腐烂一样,人是非常容易被环境同化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人都告诉我: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不要去看他自己,去看他周围的人。你从他周围的人身上感受到了什么,你就会从他身上感受到什么。
也因此人需要主动去选择环境,让一个好的环境来改造自己。可这种成长方式似乎很容易异化。
“我不想烂在人堆里”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否定了我周围的环境,我不想待在这里,我厌恶这里,我要逃离这里去一个新世界。这是以否定、讨厌、甚至憎恶为源头,从心底阴暗面生出的动力,我喜欢把这种动力称为暗动力。
暗动力带来的行为上的推动力是巨大的,但也同时容易让人变得尖锐与刻薄!
暗动力的前提是否定自身所在的环境,给周围的一切打上“烂”的标签,并且以此收获一种“我是这个环境中最清醒的人”的超越感与自豪感。但周围的环境就真的烂透了吗?就真的没有一点点不值得肯定的地方了吗?
绝对的否定容易让人眼界变得狭窄,让人感受不到一些本应该抓住的善意,容易让人伤害一些温柔的人。
我想讲一个故事,讲一个我的朋友的故事。
小木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从他大学刚入学就展现出来了。宿舍里有八个人,七个人都在尽情享受着来之不易的自由,唯有他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天天去图书馆,室友只有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才能看见他。他很少和宿舍里的人说话,他一直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宿舍里的聚餐他不去,班级聚会他也不去,不谈恋爱(曾有一个很好的女孩靠近了他,和他谈了短短13天的恋爱,然后掰了)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谁也进不去。
我观察了很久,我不明白他这种远离人群的活法所需要的勇气是从哪来的?毕竟,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就是野兽。
我看向他的瞳孔,那是一只野兽的瞳孔,里面充斥着敌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也越来越冷了,周围的变化越来越多,但似乎唯一不变的就是离群索居的他。
我想和他搭话,我想知道这个最特别的人到底在想什么。为此,我努力地去图书馆,制造不经意的见面,虽然他从不说话,但我能感受到他对我的敌意越来越少了。
于是,我终于在一个清冷的午后和他搭上了话,他很诧异,但他还是保持了礼节并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对话,我将用野兽称呼他)对话如下:
我:你好小木,我想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
野兽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我:感谢!我想知道你每天这么坚持去图书馆的动力是什么呢?难道你是那种特别热爱学习的人吗?
野兽:谁会喜欢学习这种枯燥而又乏味的事情啊?我只是不得不学习而已。
野兽说完之后,眼神中有了许多的落寞。
我:你是因为家庭困难所以需要好好学习拿奖学金吗?
野兽:额~ 我的家庭还算可以,所以不是因为这个才好好学习的。当然,奖学金也是很香的!毕竟,谁会拒绝自己的生活费多个好几千呢?
野兽挑皮的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毕竟,一个平时不苟言笑的人突然面部表情那么丰富,这巨大的反差感谁也抵挡不了,也增加了我对他的兴趣。
我们笑了一阵,待笑声慢慢散去,我才接上了话题:那你是因为什么才坚持学习的呢?
野兽盯着我看了许久,我也坚定地和他对视。风吹起了地上的落叶,卷着它们飞了好远。
良久,野兽叹了口气,走向了离我们不远的一个亭子里,我跟了上去,坐在了他的对面。
沉默了良久,他才开口道:因为我不想烂在这个学校里。
我:怎么说?
野兽:宿舍里整天醉生梦死的同学,让我感到厌烦;
这学校糟糕的教学质量,让我感到心酸;
周围的人整天吵吵闹闹,像一群乌鸦;
我要逃离这里,远离这个垃圾场。
所以我要好好学习,争取保研,去我的海阔天空!
(野兽具体说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能大致写出一点内容,没想到写出了一段rap)
野兽说完之后,气氛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野兽的表情好似解脱了一样,他似乎也憋了很久了。
对话在这就结束了,野兽走了,我留在原地细细品味他的话。
良久,我吐出了一句话:原来他这么讨厌我们啊~
野兽是一个被暗动力驱使的人,这往直前的同时也变得锋利。
他划开了前进的路,他也割伤了身边的人。
后来,野兽死在了20年的新冠里,我再也没有见过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