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时,我喜欢翻腾自己的藏书。


翻到《芥子园画谱》(第四集·人物)。就想起以前,当时我妹可能正上初中吧?
已忘记,具体在什么地方(父亲工作的厂里,或者河东的老家)的哪间屋子里,父亲也在场。我从柜子里拿出这本《芥子园画谱》(第四集·人物),妹看到了,就说让把这本书送给她。
我不明白她为什么就看中了这本书,如果对她有帮助的话,就会送她的。我随口问道:"你要这本书,有啥用"?
妹说:"我看见这书中,有几张画好看;给我了,我把它们剪下来,好贴到日记本中"。
我就不乐意了,说"我买这书干啥哩?不是为了看的时候,方便找到吗。你现在要剪剪,跟毁书有啥区别?"
父亲接说道:"就是啊,喜欢这书中的画的话,不剪也可以看的。你这样说,谁愿意把书送给你呢?"
这事,就这样算揭过去了。
如今想来,妹之所以有那种说法、想法,难道还有这样一种可能:
初中生的日记本,"摘抄、记录、剪贴……"在她们的心目中,到底有多重要的地位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