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天气微热,我和几个朋友一同到餐馆吃饭。上了几道好吃的佳肴后,半饱之际,我和朋友讨论起工作,聊得正起劲时,后面那桌的两名女孩一靠站在我们两桌中间的隔板,望着我们。
忽然她们喊了句“叔叔阿姨好!”我还以为是我没听清楚,她们怎会那么有礼貌又主动跟陌生人问好呀?起初感到有些惊喜,看了她们一眼,心里想着孩子有礼貌可是一件好事呢!于是对她们回个大大的点头和微笑,以鼓励这从小就有礼貌的好表现!
结果,孩子开始大声又连续地一直说着好几句“叔叔阿姨好!”我们同桌的都温和地回应了孩子,她们还是没有停下来,反而越说越大声,其他桌的人都纷纷翻过头看了,只有她们家长毫无反应,持续放任她们持续膨胀的“热情”问候。
就在这时,我们同桌的朋友忽然大声地说了一句“谁家的孩子,管一管好吗?”两个嗨过头的孩子着实愣了一下,而她们的爸妈持续坐着,没有一丝不好意思的反应,她们的爸爸只是回过头很不稀罕地回着“她们只是个孩子,不用这么凶吧!”
我停下了跟朋友的对话,忍不住一直思考这令人熟悉的一句话“他只是一个孩子……”,今天在餐馆这样只顾自己开心而干扰他人用餐的行为事小,但当旁人给了拒绝干扰的响应时,家长只是一昧持着“他只是个孩子”这般的说法来护航,那么家长便是强化孩子这种自我为中心思維的那位罪魁祸首。
今天孩子貌似很有礼貌地跟别人打招呼,但如果过头了,成了环境里的干扰了,这就不是一件可以放任不管的事情了。
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在适合思考的咖啡厅或图书馆里,总会有几个家长看着孩子在里面尽情奔跑嬉闹,还一眼陶醉地看着自己的孩子真活泼可爱,有时甚至急着拿起手机拍下这些可爱的画面,如果你在那,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面对抱怨,有些家长会说“我又管不住他”、“这孩子很皮的”、“他只是个孩子……玩一玩而已,这有什么吗?”这样的响应往往令人感到无语,而且对孩子的成长一点帮助都没有。
为了让孩子长成一个未来更好融入社会的人,希望大家不要轻易放任孩子在公共场合肆意玩耍,孩子再可爱,也请独芳自享,因为没有任何人应该遭受这样的干扰和剥夺。
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奔跑嬉闹,家长在这时应该要最先站出来制止孩子的干扰行为,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么做。
有时家长也努力让孩子冷静一些了,但总是徒劳无功,那么我们一起来想想孩子为何会在公共场所奔跑嬉闹,或是做出一些干扰他人的行为呢?
无法等待
有些孩子是因为无法等待,因为无聊了所以想要找些乐子(寻求一些感官刺激),也许是大叫吸引注意力,也许是期待别人来追自己,也许是想要爬上爬下,透过这些方式,孩子可以寻求乐趣,好像就不那么无聊了。
自我为中心
有些孩子则是因为只有考虑自己的感受,自己觉得好玩有趣,也不管是在美术馆还是地铁上,只要自己想要奔跑或做体操,随处都是唯我独尊的练习场。又或者自己觉得很生气,也不管是在商场还是马路边,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没被满足,随处都是可以上演闹剧的独角戏舞台,什么也不管地就躺地大哭大叫,甚至踢打旁人。
生活中,大家管这些只想到自己的孩子為熊孩子。
前些日子有个很火的帖子,有个四年级的熊孩子只因为看到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就狠狠地推了怀有四个月身孕的孕妇,受人指责时,竟然不屑地应着“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2014年还有一个10岁熊孩子用小刀子从八楼将墙外悬挂着施工者生命的安全绳割断,只是因为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影响他看动画片。
有些舆论只要见了熊孩子,就会直接把茅头指向是家长身教不好,孩子才会变成这样,而很多家长都会极力反驳:我又没有教过他这些,他本来个性就是这样的。
但,孩子真的本来就是坏的吗?
孟子曾說『人之性善,犹水之就下』,意指人性本善,若人为不善,不是个人自身本质造成的,而是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致,就好像水通常都是向下流的,但若有向上流的情况,一定是外力所致。
这么说来,每个孩子生下来应该像张白纸一样。那么若非身教所致,后来到底又是什么样的环境让该是天真善良的孩子,变成这样只有想到自己的熊孩子的呢?我想最要不得的就是孩子犯错时,家长那份執著的宠溺。
许多家长在遇到孩子犯错时,非但没有阻止和教育孩子是非对错的观念,还神来一句自以为出自关爱孩子的辩护:“他只是孩子……”
我想下面这些情境,大家应该不陌生。
排队时,只因为孩子忍不住想往前走了,用力出手推开前方的人,别人对孩子多说了一句,家长还理直气壮地怼上一句“只是个孩子,让一下怎么了吗?”
坐地铁时,孩子坐得发闷,又是站起来,又是踢踢陌生人的脚,又是站起来踩在座椅上的,甚至还有家长直接把孩子抱起来拉着拉环练起体操来了,有些家长可能还得意地录起了视频『我家孩子真是大力士』,别人请孩子安静点,家长还会不高兴地说“他只是个孩子,你都那么大人了,你就换个位置就好呗”
这些都还是客气的回应了,之前还看过一段火爆视频。有个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因为后面的孩子一直在踢他的椅背,感到很不舒服,于是回头请孩子不要再踢他的椅背了。
电影散场时,那孩子的妈妈竟然拿起手提包就往那人头上猛砸,那奋力使劲的样子,表达着“他只是个孩子,你跟他计较什么?”。妈妈袒护孩子的立场很坚定,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这样的『屈辱』,所以妈妈才会如此用力地表现着母爱。
但,这样真的算爱吗?
捍卫Ta,不让他受伤。
替Ta辩护,不让他被误会。
替Ta出气,不让他委屈。
如果家长认为这样真的是爱,
那我想这世道真的也是醉了。
这种爱,充其量只能称为溺爱。溺爱,是一种忤逆人道的爱,
容易溺死了孩子拥有更多美好的可能性。
先前有个帖子这么写: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好好教他,他成了熊孩子,你却说没关系,长大后他自动就懂,就变好了。只可惜,还没等他长大,就成了杀人犯。
这不是说每个被宠溺的孩子,都理当会变成杀人犯。但俗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無止盡的溺爱中,的确藏了一把隐形的刀,雕刻着一个眼里只看得到自己的孩子,而这把刀扼杀了孩子本可以拥有的真善美。
从小只要做着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无论推人、踢人、挡住人,尽管让别人不舒服或不高兴了,爸爸妈妈总是挡在前方这么回着人家“他只是个孩子,你都那么大个人了,还跟他计较什么?” 这无形之间,教育了你的孩子,只要自己喜欢,想做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因为自己只是个孩子。
那么如果『孩子』这个身分如此无罪论,
试问谁会想长大呢?
什么时候会长大呢?
要如何才学会长大呢?
而你真能为他遮风挡雨一辈子吗?
还是等你老了,只好交給社会來教育他呢?
在台湾,有些家长若发现家里活泼好动的孩子熊得有点无法无天,为了提升孩子冲动控制能力和适应团体生活的能力,不少家长都会主动送孩子去上康复课程、社交互动课程、情绪管理课程。
有些孩子虽然没有多动症的正式诊断,但坐不住,喜欢爬高探险,好奇心浓厚,就好像全身有虫一样动个不停,精力总是用不完。有些孩子虽然认知很好脑袋转很快,但常都有着很多乱七八糟又跳跃的想法,很难专心听别人的话,配合规则做事。有些孩子虽然很会说话,但话多却常说出不适合的话,或无法察言观色而容易说出令人不高兴的话,甚至特别喜欢插话或胡言乱语,常常问个不停。
多动症的三大特点: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也许有些孩子只有符合了其中一两项特质,医生也许不会诊断孩子为多动症,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特别不能控制自己,想动的时候就像个脱缰野马一样拦也拦不住,分心的时候怎么鼓励督促引导都无用,想要做什么或说什么的时候完全都无法忍耐,那么建议家长在家里也可以多多加强孩子『等待的能耐』--这也是熊孩子们最核心的一项困难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排队溜滑梯的例子来说,好动的孩子会一直动个不停,在原地打转或乱动,甚至会爬高,因为不动就会无比难受。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排着队可能会马上被其他事情吸引,而没有耐心继续排队,很难持续专注在一件需要等待而无法立即满足的事情上面。冲动的孩子因为太想赶快往前轮到自己,可能会在排队时推开前面的小朋友,或坐在滑梯上时就直接把前方还没坐好的小朋友直接从上面推下,完全不会考虑別人的安全。
讲到这,有些家长可能很想反驳了,这不就是孩子该有的样子吗?孩子还那么小,他哪懂那么多,不该让他天马行空地有多一点想法和尝试吗?
的确,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皮亚杰曾做过一个三山实验,让一个孩子站在洋娃娃对面,去说明洋娃娃可以看到什么,孩子只会说出自己看到的东西,藉此说明了2-7岁的孩子思考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不具备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然而,许多舆论表示三山实验太过于困难,而Helen Borke于1975改变了三山实验的布景,把内容改成孩子熟悉的内容,发现连三岁的孩子都能将内容形容得相当完整。
这证明无论孩子几岁,若能积极练习孩子多考虑他人感受的能力,我们依旧能保有孩子天真想法和勇于尝试,却也能让孩子同时有意识地顾及不打扰他人的规矩。
知乎上有个帖子说得很棒,培养孩子的能力,也许只需要换一种更接近孩子的方式。
我理解有些孩子真的控制自己的能力比较不好,而有些家长也真的很用心地引导孩子了,却常常沮表示“就是怎么教也教不来”、“他就是很好动,一没看着就跑不见了…”、“他很容易分心,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很急,我也控制不了他…”。
在此,希望家长持續抱持着一个积极正向的想法:用一种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孩子一定也可以有效地学会控制自己。
下面提供几个能有效引导孩子控制自我冲动的方法,請家长試着用孩子可接受的方式,慢慢练习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
引导关注
当孩子开始分心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观察环境。例如孩子在排队等溜滑梯时,可以直接把重点放在让孩子关注到前方排队的人,“你数数看前面还有几个人?”带着孩子数完后,可以带着孩子比出手指头强调“等六个小朋友溜下去后,很快就换我们噜!”
为了增加关注意愿,可以鼓励孩子在每个小朋友溜下的时候都『小声』地配音“咻一个人,咻两个人…”。如果家里的小朋友特别喜欢飞机,家长可以把前面的小朋友说成一架架飞机,“第一架飞机起飞….”,吸引孩子的关注,孩子可能会非常安静且期待地看着每个小朋友滑下的那刻,因为那代表又一架飞机起飞了,多有趣。
等到快要轮到孩子的时候,就可以明确告诉孩子,“哇,两个小朋友溜完后就换我们啰!”让孩子觉得等待并非遥遥无期的,而是可以被期待的,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聚焦在重点之上,无形之间可以有效地让孩子在乐趣中延长等待的时间。
Time Out (暂停娱乐)
美国心理学家Arthur Staats所提出了Time Out的管教方式,有别于很多家庭的管教模式都是“要不不管,要不暴怒”,最终因为管教无效而演变成家庭暴力,反而容易让孩子出现错误模仿或未来人际互动困难。而则可以更有效地避免无效管教和孩子不良行为的养成。
Time Out主张当孩子做出了“不能接受”的行为时,暂时将孩子从当时环境中隔离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暂时的脱离快乐的娱乐时间,冷静一下思考自己的错误,想从而实现惩戒,从这个意义上讲,比打、骂、训这些方式要更积极,也更能有效地让孩子知道下次该怎么做会更好。
Time Out要求和孩子一起确定相关的规则,并约定遵守。当出现不遵守约定行为的时候,使用约定的可控的方法来惩罚。孩子可以明确的预期到什么样的事情会被处罚,如何处罚,处罚多久。孩子可以理解惩罚,因此可以主动的避免破坏约定规则的行为,被惩罚时,也不会因为无法预期如何被惩罚而导致的恐惧心理。
例如在家里做了错事,就停止玩耍,直接被抱到小床上待到不再哭闹为止。而在家以外的场所玩的时候出现类似问题,则会将孩子抱起来走出去离开现场,让孩子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错误。
有时孩子也不是哭闹,而是没办法好好配合规则。建议去公共场所或参与游戏之前,可以先跟孩子说明一些规则,例如排队时如果中途离开队伍了,就需要排到最后一个。玩的时候如果用力推别人,就要到妈妈旁边坐着休息数到100才能再去玩。在图书馆如果很大声嬉闹,就要到门口等自己准备好可以安静了,才能再回到图书馆里去。
明确肯定
每次孩子有控制好自己时,不要只是告诉孩子“你好棒”,可以明确地告诉孩子哪里表现得很棒。
例如,“你刚刚排队的时候都有耐心等待,没有动来动去,真的很棒。”
“刚刚在卖场里面,你不小心弄倒了架子上的东西,会自己把东西放回去,这样真的很好。”
“你在溜滑梯上跌倒了,都没有哭,还会自己站起来了,妈妈觉得你超勇敢。”
明确的肯定会让孩子知道他自己做了什么表现是很棒的,其实孩子们都有讨好家长的天性,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得到疼爱,家长明确的肯定便会催化了这些好行为的出现。
然而,吝啬于夸赞孩子的家长,则容易带给孩子一种难以讨好的感觉,孩子可能也就更容易表现得不配合,寻求另类的关注啰!
所以为了孩子好,
请别吝啬您明确的肯定,
为孩子好的行为点个赞吧!
我是阿特老师,
一位来自台湾的儿童职能治疗师,
在此跟您分享儿童康复新观点。
希望今天的文字,也能为读者的心中带来一些方向,并在未来里能够也试着用更有效的方法对待这些需要陪伴引导的小小心灵。如果喜欢我写的文章,欢迎点个关注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