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天天下雨,空气中的湿度高得令人有些郁闷。那天下午终于放晴,外面的气温令人感到格外舒爽。而我拿着纸板轻扇,吹着凉风,静静地望着边上的时钟。
三点一刻,如同我的期待,门忽然打开了。
一个一米四的男孩背着书包,一手扶住门框,一手托着门把,双脚还蹭着鞋跟,还没进到教室里,两眼就活蹦乱跳地四处搜寻着,那眼神诏告着天下“我要来看看这教室有什么好玩的呢?”
三秒之内,他睁大了双眼,一眼揪住墙角的轮子零件,满口赞叹的语调,一箭步地就把鞋子踢飞在教室门外,且叫且冲地扑向墙角,抓着轮子零件,扯着喉咙地吟出一段有音乐节奏的话 “我要玩这个,我今天就是要玩这个,优呼呼优呼呼”
于是开始了一堂充满尖叫和忍不住大笑的课程。
他是飞飞,今年7岁, 是个情绪很飞而思绪也很飞的孤独症孩子,而压力大的时候有些抽动,该专注的时候有些多动,其余时间,如同一般孩子,天真可爱。
飞飞数学特别厉害,最常问我的就是11乘以111等于多少。每当我回答正确时,他总会大声惊叹“妳真是太厉害了!”但问了一串问题后,便会再问一次同样的题目,然后再发一次同样的赞叹。我总是答得很惬意,也总能预料着下一刻他的赞叹。因为我知道那些就是他最擅长的题库,问完了,于是重头一次,仅此而已。打开耳朵听他说,让他优越地出完题目后,他对我也是佩服万分。
抱着一颗童心,不厌其烦地陪着,
频率也就走在一起了。
飞飞语言理解没那么好,复杂逻辑的思维总会让他昏头转向,但对于自己感到好奇的事情,都会问上无数个为什么,而对于别人的回应,却常常只有听一半,于是总是会问个不停。飞飞的心思总会随自己想做的事情飘去,而很难接收到外界的提醒。这时我会托住飞飞双颊,等他眼神跟我联机后,我才会回答。因为我知道网络接好后,就可以跟飞飞的世界联机了,而眼神就是我们之间的网络缆线。
抱着一颗童心,不疾不徐地等着,
网络也就连成一线了。
那天课堂玩得很快乐,合作无间的奖励是飞飞可以决定要带什么玩具去小区玩半小时,飞飞一手套着八个大圈圈,一手叼着一盒套圈圈, 我们一起走到小区广场玩,听着他沿途说着他的游戏规则。 他决定第一个游戏是一起跑步三圈,要一起开始,谁也不行偷跑,我很喜欢跟飞飞一起去飞,在他身边我就年轻两轮似的,回到像个孩子一样,自在地跟他一起笑一起跳。
跑累的时候,看着飞飞随时要偷跑的眼神,我心里知道这个孩子在我这飞得很快乐,我很是欣慰。当我们开始玩起抢圈圈游戏时,吸引了小区内四五个孩子围观,大家都跃跃欲试,纷纷地问着“你们在干么呀?”我想其实他们更想问的是“我能一起玩吗?”
这是我们的小区融合课程,布置得很自然。
抱着一颗童心,不吆不喝地玩着,
孩子也就玩在一块了。
有个5岁大的孩子,这天是在小区里骑着脚踏车玩的,在这自由自在玩的氛围中,让孩子又跑回去骑起脚踏车,三秒之内,飞飞睁大了双眼,一眼揪住那骑脚踏车的小弟弟,满口赞叹的语调,一股劲地想要往小弟弟车尾灯追去,那位5岁大的弟弟,瞧见飞飞眼里的渴望, 靠在花圃边,单侧跳下车,双臂伸直撑住脚踏车, 双眼示意地望着飞飞“哥哥你想骑吗?”
飞飞后退几步,又前进几步“我骑的是有辅助轮的,这种我不敢呀~~” 旁边一位10岁大的孩子揶揄着“这么大了,还骑辅助轮,也太弱了吧!” 飞飞眼中只有弟弟手上那台脚踏车,完全没听见那孩子的揶揄声。
那位5岁大的弟弟,对飞飞笑了一下“哥哥这很简单的,我教你” 飞飞所有心思都被吸引过去了,引颈盼望着,但又难以掩饰心中的紧张,于是双手在那抓呀抓的,他正在经历自己很难安抚的兴奋情绪。
弟弟把车子靠在花圃旁,细细地说着如何安全上车,然后开始踩动踏板, 弟弟越骑越远,边骑边大声地跟飞飞说话 “哥哥,要像这样一直踩,不要害怕跌倒,就不会跌倒了。”
飞飞一路跟着飞去,飞在弟弟后方,自顾自地喊着“你真是太厉害了!”兴奋地无法控制自己,于是一手大力地抓停了弟弟的车,飞飞开心时特别容易控制不好自己,有时反应太大可能会吓到小朋友。但我知道,他只是太开心了,他还在努力学习控制自我。 我赶紧跟上,抱抱飞飞,托住飞飞肩膀,一边试着给他一些深压觉,让飞飞情绪稳定一些。一边望着那位弟弟,希望飞飞的反应没把他吓跑。
没想到弟弟又笑了,下了车“哥哥,你来骑骑看,我在后面保护你。”飞飞带着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神情,缓步向前靠近。我引导着飞飞一些社交技巧,带他询问车子主人的意思后,确认小弟弟愿意借脚踏车,飞飞才慢慢地坐上车。
那台车对一米四的飞飞来说,着实矮了点,我托住椅垫后方的拉环,要飞飞放心起飞,但飞飞要双脚腾空踩上踏板的那瞬间, 还是忍不住大喊着“太可怕了!”这时5岁的弟弟也一把抓住拉环 “哥哥不用怕,我就在后面保护你”
摇摇晃晃地折腾了一圈后,飞飞难掩自己兴奋的情绪,尖锐地大喊着“我要怎么下车呀?!”弟弟立马拉住椅垫后方的拉环,身体奮力往后靠,想要拉住车子,弟弟说着“从旁边跳下来,旁边有软垫,你就算跌倒了,也不会痛喔”
飞飞下车后,觉得自己骑到车实在太高兴了,那位10岁的孩子还是一脸嫌弃的样子,而旁边一个两岁的小孩,竟然对飞飞拍手说“哥哥好棒” 那位5岁的弟弟也一脸满意,接着跳上车子快速地骑了两圈,望着飞飞羡慕的表情,弟弟说“一直练习,就会更厉害了。” 这暖心的孩子,到底是哪里来的小沙弥呀?真应该给他颁个暖心奖。
挥别小区内的孩子,我们手拉手走回教室, 飞飞的神情充满了兴奋和成就感,虽然还是心有不甘, 觉得这次没能像弟弟一样自己快速骑一圈,但是成功的互动经验和被鼓励的雀跃, 一定在飞飞心里种下了某些蓄势萌芽的种子。
这些种子,也许是想要跟别人一起玩的动机,也许是想要不吝啬夸赞别人的慷慨,也许是想要陪着别人一起走过恐惧的自告奋勇,我不知道,这天在飞飞心中种下了什么,但我知道,抱着一颗童心,必能拥有同理心。
我想随着那5岁弟弟的视野,善良地看待这世界, 怀抱着这颗温暖的童心,带着同理心陪着更多孩子一起成长。也希望在这社会中,能有多一点5岁的童心,少一点10岁的比较心。
我是阿特老师,
一位来自台湾的儿童职能治疗师,
在此跟您分享儿童康复新观点。
希望今天的故事,也能为读者的心中带来一些温暖,并在未来里能够也试着更温柔和更善良的态度对这些需要陪伴的小小心灵。如果喜欢我写的文章,欢迎点个关注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