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就是那位不顾一切杀了安德海的山东巡府。
丁宝桢从同治元年就被启用,累次被擢升,在他的文集里有谢恩折子为证。等于他一直受恩于朝廷。当时主要的政令都是慈禧下的,也就是他受恩于慈禧。可能在同治初年,慈禧掌权以后,就把丁宝桢之类的许多人才提拔了。但他后来却毫不犹豫地杀了慈禧宠幸的太监安德海。因为丁宝桢是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荣誉都是凭自己本身的能力和才华所应得的,所以不必感谢任何人。这种人现在也有,他们往往是一些特别正直的人,这些人总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但是,《甄嬛传》里边雍正说的话:其实,臣子的荣誉也是在“朕许与不许之间”。但丁宝桢这类人不懂这层利害关系。他们从没想过感谢领导。而慈禧从不计较,即使安德海死得有点冤,即使他的死几乎威胁到她的政治生命(这一点在《落日·女皇之安德海》里有论述)。如果换作其他人做领导,即使你再有才能,再正直,甚至国家再需要你,而你触犯了皇帝的威严,甚至是威胁到他的生命,皇帝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把你处死,轻点也会把你雪藏,绝不让你有青史留名的机会。朱元璋如此,唐太宗也如此。他们这些皇帝,虽然不失为千古名君,但对于威胁到自己统治的人,是绝不手软的。他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有才而放任你,让你去施展拳脚。可慈禧不是这样的。丁宝桢杀了安德海,之后却还一路仕途顺畅,治黄河,建功立业,死后加赠太子太保,赠谥号,等于这些荣誉都是慈禧亲自给予他的。丁宝桢还大模大样地出版了自己的文集,他活得畅快,死得光荣,可以说丝毫没有因为杀安德海而受到过来自于慈禧的影响。慈禧对丁宝桢这样好,完完全全是因为他的确对国家有功劳。但如果她不让丁宝桢施展拳脚,他又能怎么样呢?才华横溢如苏轼,不也是黄州惠州儋州,一辈子回不到国家中心,郁郁而终吗?你丁宝桢比起苏轼的才华又如何呢?所以,我们该感谢的人,还是要感谢,即使他是你的领导。对于慈禧,从这件事又可以看出,她的胸襟和作为,是无愧于国家的,我们不能再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她了。
落日·女皇之丁宝桢 落日·女皇之丁宝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