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566712/f53e81cc02d8b6b1.jpg)
在家被催婚的时候,一位奶奶说,上过大学的人,比那些没上过大学的人要自私很多,虽然不懂这句话的原理,但是可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其自私的程度越高的定论是这位奶奶的观念,也给在场的我妈也上了一课,多了一句催婚的由头。
这句话细分析,原是催婚的一些唠嗖话,意在斥责那些谈婚论嫁的儿女,对家庭不负责任,只顾自己的生活是否舒适,不管家庭的发展和现状。
老实说如果按照父母的那套“人生历程”走,那么今年26岁的我,是该结婚生子了,不然他们老了,年迈的母亲得不到体贴的照顾,毕竟男女有别,一些生理上的服务确实也诸多不便,可是这方面我弟弟结婚了,就不用担心了。
如果说弟媳妇一个人难以照顾妥帖,多一个人照顾,多一分周全,我想这是意识上的保障需求,这是基本忧患意识而已,人有克服现状的天生能力,面对逆境有一定的“逆商”,来面对他们。
除了考虑他们养老问题外,父母还会把问题看向我,作为成人,在他们得意识里,是一定会结婚生子,就算现在说不结,到时候又决定要结婚,或者说缘分来了,父母更加的年迈,他们有心帮忙照顾孙儿,但是力不从心了,要是加上自己夫妻两个工作繁忙,在家庭经济上短缺,要在顾全工作的基础上照顾的孩子,恐怕会给自己家庭带来破坏。
这方面考虑很有说服力。但是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结婚后,夫妻在孩子问题上,在经济的考量上得不到统一,一方想要孩子,且是明白生孩子将面临的问题,还要执意生育,那么夫妻只好硬着头皮面对,克服重重困难。
年迈的父母只好看着一家人因人口增加,而使家庭艰难维持,到时候生活压力全部集中到一个人身上,那么这个家庭的主心骨就背负的太多,我想想都头皮发麻。
如果是我遇到这种情况,要么离婚,要么不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6712/9dd913f09eb01028.jpg)
这么说来,自己还真是挺自私的,只顾自己的感受,也不用考虑父母抱孙子的心情,决然地与妻子持反对意见,如果不能调和,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对方造成了一定的人生损失。
其实在我观念里,婚姻作为一种契约关系和社会现象,是可以有自我选择的,但是在父母那里,即使他们自己的婚姻生活不是那么幸福,他们仍督促子女结婚生子,在一定层面上,是在维护他们在社会关系上形象。
当中国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内心上就会形成以子女为中心的生活期许,因为婚姻作为一种契约关系,他是客体与客体之间的,而不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这是不想结婚的人而被催的婚姻。
诚然结婚的原因有很多,如法律、情感、经济、精神信仰、社会、个人生活、生理心理等,我想催婚属于社会因素,但是在我等不想结婚,没自信结婚的人身上,强硬的被要求结婚,这样的做法,极有可能在上演父辈之间的婚姻悲剧,重演的原因是“父母”这一角色的独裁行为,违背“子女”这一角色意愿的行为。
如果“父母”也只顾自己社会需求和感受,而要求自己的子女被迫结婚,那么是否可以说催婚的他们也有自私自利的成分?
婚姻的含义别无其他,仅仅是男女通过合法手续明确关系,得到包括父亲在内的家庭成员的认可,成为一员。而这样关系在所谓的适婚成年人,应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6566712/7ee6e2849024c9c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