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是日本西田文郎写的《错觉的法则》,引言中说到:人只(只!)分为两种,一种是产生肯定性错觉的人,另一种是产生否定性错觉的人,因为根据大脑的特性,人是无法同时思考两件截然相反的事情的,前面所提到的那种人,他们习惯将自己遇到的不顺归咎为他人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不肯做出正向的努力,属于放弃改善现状值,产生否定性错觉的人,他们陷入了自以为辛劳的境地,完全被这种辛劳的错觉所绑架了,他们常常会认为自己肯定不行,自己做不到,倾向于借此来逃避现实。
如果嘴上说的都是否定性的话,那么大脑会怎么想呢,这时否定性的记忆数据就会被强行输入大脑,大脑也就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运转,只要向大脑输入了,做不到这个概念,那么即便是还没开始做的事情,但呢,也会理所当然地将它想象为做不到的事情,并且一直保持这样的记忆,结果等来的就是与嘴里说出的一模一样的未来。
富爸爸也说过这样的话,要对我们的语言加以利用。用积极的语言去代替消极的,比如“这太贵了,我没钱,我买不起”可以变成“现在可能不够,但是下个月或者我再努力下就能够得到它了!”先用自己的正向语言去影响自己的大脑,甚至“欺骗”大脑,给它一种美好的错觉,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一种理财方式。
用语言改变我们的观念,以至于影响我们的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