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当下的现状
自己日常一直有使用印象笔记和有道云笔记的习惯。因印象笔记免费版限制登录设备数量,大多电脑端使用手机上少使用,无法同步处理。
也会使用标签快速检索整理,但很少翻看,未形成良好习惯。
听完六哥分享明白,发觉自己当下做法的两大误区:
02.发觉自己的误区
因本身是设计工作习惯收集各式各样的图片,规范命名可快速检索想要内容。但对于文字类收集却很少,一直把云笔记作为自己输出字体记录的地方。
从2017年自己就坚持每天记录成功日记,记录每天发生哪些事情,有哪些想法,以及阶段性的进展。每次心烦意乱翻阅过去记录的内容,长时间全局查阅更能感受到自己做过什么,收获什么,当下的成就来源于过去的哪个决定,为何会做这个决定。
但通过翻阅过往发觉三四年,能力技能范围不断被拓展,但并未建立护城河般的壁垒。听完才明白自己只是记录自己输出的内容,但书写时水平有限,未能翻阅查阅资料,可以增加对于知识点的记录消化吸收,所以写出的内容也无进展心意。
笔记不应只是写,也需要采集素材,选择,收集,整理,调用。每次输出的内容不应只是大脑意识流,而需刻意组合文字结构,刻意去搜索相关素材资料和金句,刻意积累。写一篇文章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总结回顾,也是汲取加深新知识的积累。
03.接下来的行动
对于云笔记,不仅记录日常想法输出,更是收藏发掘的优秀有用内容。
1.每周整理一周收藏的内容
2.熟记:分类的精细度代表你知识的专业度;不要为了麻烦而一盘皆收,越是精细越说明专业,越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3.享受第二大脑带给自己的轻松
我是糕小糕,正在用视觉笔记拆解吃本书。
正所谓:书宜杂读,业宜精钻,越努力越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