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第176篇 1635字, 累计284866字 】
单位一位工作五年多的大学生,一直从事技术维护工作,上进心强,工作积极主动,技术方面也很不错,工作业绩名列前茅,人际关系也处理得不错。单位领导认为这是个好苗子,有培养和发展前途,就有意提拔他到基层分公司担任副职,从事经营管理工作,让他接受多岗位的锻炼,并更好地发挥他的才能。
可没想到,到新岗位后,这名员工迟迟没有进入角色,分管的工作业绩平平,基层员工反映很大,认为他不适合做管理工作。在工作3个月后他主动提出辞掉现有职务,要回原来的岗位工作。
领导找他谈话,指出他工作上存在的不足,并希望他珍惜这难得的机会,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好路。但他却坚持认为自己不适合做管理工作,执意回到原来的岗位工作,并认为自己只适合做技术工作。实质上,这位年纪轻轻的同事已陷入“能力陷阱”而不能自拔。
全球50大管理思想家埃米尼亚·伊贝拉在他的著作《能力陷阱》一书中指出,能力陷阱常常出现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我们乐于去做我们擅长的事情,于是一直做,最终我们一直只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而当我们想要牵动另外一个需要不同能力的位置时,我们就无法抓住机会,即使抓住了机会也很难适应。
职场上的能力陷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本职工作做得出色被提拔,然而他作为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并不能帮助他做好项目管理工作,这是一种旧经验带来的能力陷阱;另一种则是本职工作做得非常好,且很难有人可以接替,影响了晋升,而如果一个一直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难免产生认知上的误区,从而限制自己在其他领域或者是必要测量挺好的发展,这属于自身工作能力特别稀缺所造成的能力陷阱。
这两种情况虽然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他们都陷入了能力陷阱。表面上看,能力陷阱是由于我们花过多的时间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其实本质还在于,我们忽略了目标岗位所需要的其他能力的培养。
作为职场过来人,我自己也遭遇过两次“能力陷阱”的影响,导致职业发展不畅,后悔不已。我参加工作两三年后,就因写过几篇新闻报道,被领导安排从事与我所学风马牛不相及的秘书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在没有更好的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我凭着一股钻劲,仅靠当时仅有的一本中央办公厅主编的《秘书工作手册》自学入门,渐渐成为熟悉办公室工作的里手,领导和单位员工心目中的“笔杆子”。
特别是在文秘写作方面有较出色的发挥,除完成单位正常的文稿写作外,每年都有不少稿件见诸报刊或广播电视。在领导心目中就认为我能写,就让我一直担任秘书工作,期间本单位在岗位调整机会,甚至上级单位也有意向调我去从事非文秘工作,都被领导拒绝了。
后来,单位领导顶不住上级的压力,才让我调到上级单位继续从事专职秘书工作,虽然不久就得到提拔,之后又担任正职,但还是没有离开文秘工作。直到后来企业改革,人员大洗牌,我才被调到另人力资源部负责,更让我意外的是,我在这个新的岗位一下干了13年,由于工作经历单纯,尽管工作很努力,业绩也突出,可眼睁睁看到好多次管理岗位再晋升机会擦肩而过失之交臂,这也是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大的痛点和最大的遗憾。
能力陷阱常常出现在努力的人身上,很多人以为越努力就越幸运,殊不知,如果不能刻意避开能力陷阱,往往就会“南辕北辙”,越努力越迷茫。能力陷阱可能会让我们不知不觉进入认知误区,阻碍我们的职业发展。
当今社会,人才济济,职场竞争激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决不能躺在舒适区,沉浸在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干同样的工作,而要主动出击,改变自我,挑战自我,克服惰性,克服阻力和习以为常的工作,去接受新的工作,接受新的挑战,避免“能力陷阱”,让自己在多岗位得到锻炼,快速成长。
如何避开“能力陷阱”的影响,埃米尼亚·伊贝拉在书中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建议:改变需要外在的经历,即通过外在能力的表现和新的经历来改变;改变“打工者思维”,扩展自己的工作;跟自己的偶像偷师学艺,关注“学习目标”而不是“表现目标”,像水一样活着去适应变化的环境;利用好“改变期”,成就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为想成为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