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菩提树下成正觉》8

《菩提树下成正觉》8

作者: 小学僧宝几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9:05 被阅读0次

通过自序和前言部分,我们了解了目前佛教界的很多现象。

外道修行人所学的,世尊都会,世尊学遍所有东西,达到了最高的禅定境界,却还是不得解脱,于是世尊死心求道:若不成等正觉,誓不起此座。

世尊在菩提树下舍心求道,最终睹明星而悟道,悟到缘起性空。缘起性空,空的是什么?空的是常性不可得,空在无可住处…

世间是什么?世间所指向的是个体身心,世间就是当下的五蕴身心。

我们的身心时时刻刻都在受老病死的摧残,而我们不知道。人生,是苦生。为什么是苦生?因为对生老病死不能如实知,所以是苦生。

当你在开心快乐的时候要不要提起法?眼见色时,有没有贪要如实知。

生如是念,是在禅坐的时候生的,可借禅坐时的静入定,于五蕴六处中转起法的巨轮。而我们日常生的如是念,散乱…

修行证得初果于三界内断的是欲界的结缚,漏尽通的四果阿罗汉断的才是色界、无色界的结缚。

有宿命通的学人并不能跳脱出轮回,而宿命明是可以的;通与明是不同的。

心中所向,行为上的改变,在思维上没有改变,未来的趋向并不会有所改变。

要结合身心当下的问题与法相结合来契入思维,才有机会契入世尊的法流之中。

想做上等人,要先做中等人,中等人要讲法,下等人要出钱出力建寺院的。这是舍的次第,也是修行的次第。

无间等,无间是突破、洞见。有两层内涵,一是由凡入圣,破初果三结;二是断了五上分结达到无学位的四果境界。

师父让我们要拼初果,拼初果是要拿命去拼的,破身见是需要你承担的。

十二缘起的流转,要用八正道三依一向的努力来断流。舍离贪欲,舍离心缚。

日常的用功也是需要担当的,打坐练腿,腿酸、背疼是要安忍的,安忍是需要担当的,无我更需要担当。

生老病死,正是一份无常生灭的生命现象,烦恼的根源是我们该去思虑的。

长生不老,也不能不老不死,也是要老要死的。被迫放下,被迫接受,是痛苦的。因为那是你所不愿意面对的。

何法有故愉悦有?何法缘故愉悦有?受有,受是触而来的,去发现六根对六尘的依赖。受的背后是有深深的染爱的。理空,事不空,事不空是因为你没去发现六根对六尘是有依赖的,要去发现这份依赖,练习舍。

对于这份舍的练习,你在乐于奉行,是在精进中,是不放逸的。(这份精进可破疑生信。)

根尘相触的依缘性,此有故彼有的因果必然性展现。十二缘起的流转,用八正道来置换止息。树立正见,正见苦谛,正见身见是苦的根源,正见六根依赖,正见缘起。

破无明能断染爱,不同的生命层次都有慢。

顾念,可以是对过去的怀念,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向往。做人,要坦然洒脱。

菩萨是慈悲的,护法是无情的。对三宝的不恭敬是得不到法喜的。《地藏经》是真有地藏王的,别人读是解脱,有无常无我法;而常人读,读的是消业,仅是求福报。

虔诚的人,幸福感是很强烈的。


炽盛之乐VS寂灭之乐,你要哪个?

观察无常,是依缘而生灭的,看到真相之后,你会生厌,离欲,灭尽,舍离,心不顾念,心不缚著,爱则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无常是一个事实,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无常时刻在摧残着当下的五蕴身心,可心中却执念于对恒常的追求。

世间难入,生命的当下已然是一个苦果,苦的原因是对当下无常生灭的老病死不能如实知,因为不明真相,所以对根尘相触的当下有执恋有依赖。

“何法有故”,此是内因;“何法缘故”,此是外缘。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

老死的灭除,是指烦恼苦迫的熄灭。执取的背后是因有染爱的源泉。

这一经讲世尊未成正觉时,对十二缘起的思维,这份依缘的理则是法住智的内容,因缘起而性空,因性空而缘起万法。

世尊的正思维,往前能引发正见,往后可引发正语、正业、正命的三妙行,以及正精进,正念,正定。

世尊为什么是慈悲而伟大的?苦修成道,托钵弘法,僧团生活…

人生观:诸受是苦的苦谛,

世界观:诸行无常的集谛,

价值观:涅槃寂静(寂灭为乐)的灭谛,

方法论:体证诸法无我的道谛。

小小思考一下作为愚痴无闻凡夫的三观以及方法论是什么捏?

感恩三宝护持!感恩诸佛菩萨庇佑!感恩师父于法上的耕耘!感恩教授善知识们孜孜不倦的教导!感恩同行善知识的一路相伴!

相关文章

  • 《菩提树下成正觉》8

    通过自序和前言部分,我们了解了目前佛教界的很多现象。 外道修行人所学的,世尊都会,世尊学遍所有东西,达到了最高的禅...

  • 《菩提树下成正觉》2

    自序Ⅱ 佛法是很简单的,世尊问:无常否? 答:是无常。 复问:无常是苦否? 答:是苦。 奇门遁甲再如何高超,无常否...

  • 《菩提树下成正觉》5

    学佛修行是为超凡入圣,凡夫,是我们当下的格局定位。有人觉得学佛修行就是念念佛,读读经,打打坐,参参禅,而念佛读经打...

  • 《菩提树下成正觉》1

    说在前面 《缘起的止息》若说是让我们理性学佛,让我们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佛。清楚了自己学佛为何事,接下来就要开始感性地...

  • 《菩提树下成正觉》4

    读一本书,要先有把书读厚的本事;之后还要有把书读薄的本事。 轮回的原因是无明与渴爱,凡夫是轮回的凡夫,圣人是解脱的...

  • 《菩提树下成正觉》3

    引言:依法不依人 学法的根本态度:依法不依人。 师父当时想去闭关,云游,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师父的弟子们在莲花山等...

  • 《菩提树下成正觉》6

    1.出家,出的是染爱之家,烦恼之家。出家,有心出家和身出家,以及身心俱出家。所谓净土,不在山上,不在道场,而在当下...

  • 《菩提树下成正觉》12

    《杂阿含经》:369经.七佛所悟缘起法 诣菩提树下:修行是有特定场所的,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树阴,人阳,可平衡嘈杂...

  • 20160419菩提树下成正觉369经8

    世间一切的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假相、虚相、幻相,其本身并无自主性,是随缘而现,缘灭而散,所有诸相皆属虚妄,...

  • 20160219菩提树下成正觉286经

    对于所取之法,若产生味着、顾念,爱缚,则会增长染爱,所以会执取。因为执取,而有后有,乃至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等纯大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树下成正觉》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vb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