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菩提树下成正觉》12

《菩提树下成正觉》12

作者: 小学僧宝几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17:09 被阅读0次

    《杂阿含经》:369经.七佛所悟缘起法

    诣菩提树下:修行是有特定场所的,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树阴,人阳,可平衡嘈杂,人群,在于空地,空气清新……

    敷草而坐,结跏趺坐: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坐得更久,舒适、端正為要,更能入静入定。

    如实知,于烦杂的诸事中,常人难以契入如实知,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条件,让自己能够静定下来,进行禅思。

    如实观察,端身正念的内容:对十二缘起的逆顺观察。一坐七日,而我们平时没有静坐的习惯,这是一份日久功深的积累。对当下的身心开展持续的如实知。(观察的对象是每个当下的五蕴身心。)

    说法师说法是为了帮助学人建立正见,体悟正法,让我们能拿起世尊的圆觉正法来指导自己的身语意,而不是由无明来推动身语意三业的造作。

    如此诸法生:一切万法都由因缘而生起。

    梵:指清净,持戒清净的修行人(导向四双八辈圣弟子)

    要解脱就要破疑,要破疑就要打坐禅修,要打坐禅修就要先把腿的惯性练起来。今后才能于每个当下的五蕴身心拿起十二支缘起法来逆顺观察,以体证法的真实不虚。

    若知因生苦:会生苦的原因,苦的集起,缘起的流转边。

    灭尽:是指对染爱、执着的灭尽。你认为的那些放不下的、觉得很重要的,都是内在的价值取向在其中起作用。

    五蕴是无常的,是生灭的,是依缘而生、随缘而灭的生命现象。

    用缘起法来如实知五蕴身心的无常生灭,爱取有的流转,随之而来的将是生老病死纯大苦的聚集。

    借用身心当下的无常来体认无常的当下,借用身心当下的生灭来体认生灭的当下。

    确切体会因缘所生法,进一步体会生灭灭已的灭。

    先得法住(先了知缘起的流转),后得涅槃(后得缘起的还灭)

    常言道的活在当下,是被当下的对境转山转水转不出自我,被境所转。

    当正见未在身心中建立,要系念观世音菩萨,祈求菩萨给予一份引领,这份系念是念圣贤僧别样的内涵。

    如实正观受,受的生、住、灭,从中发现自己染爱执着。

    在如实知中洞见受的虚幻性,进而生厌、离欲、灭尽,如鸟出笼,悠然自在。

    闻佛所说,正是亲近善知识的多闻熏习,依于法来如理思维,自依法依,随顺于法的法随法行。

    如此反复将法落实在身心上练习,你对法的接受程度决定了你对法的践行深度。


    小结:①正见缘起是佛法修行的一大特质,从而通晓四圣谛,从而明白只有践行八正道才能扭转轮回的生命。

    从缘起的悟入是佛教的特质,佛佛道同,法法平等。

    正信佛教是在四不坏净的基础上建立的,要明确四不坏净的内涵与深意。

    ②缘起无自性,一切法无我。人性即是我性,所以要从个体的五蕴身心去了知万法的实相空无我,知诸法的无我空,知因缘的无自性。

    ③正思维的重要性,正思维往前可以引发正见的树立,往后可以引发正语、正业、正命的三妙行…

    通过四预流支来如理思维,把握两种最殊胜之力——内因:内正思维,外缘:外善知识

    ④法、侣、财、地,披着人身修行不仅需要自强不息,还要厚德载物。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体会观察念念生灭的无常性,依众缘和合的无我性。


    这篇笔记整理花了蛮多时间的,虽然记录的笔记不甚满意,能写一点也挺好。

    正如笔记的后面的那句话: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感恩三宝护持,感恩师父,感恩老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树下成正觉》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gt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