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菩提树下成正觉》2

《菩提树下成正觉》2

作者: 小学僧宝几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1:34 被阅读0次

自序Ⅱ

佛法是很简单的,世尊问:无常否?

答:是无常。

复问:无常是苦否?

答:是苦。

奇门遁甲再如何高超,无常否?不论你身处何处,一切都在无常。

无常否,无常要讲在苦上,无常苦,苦在你想要做主,而不能得。五蕴身心是无常的现象,想抓就有苦。

无常苦,要自己去体会、感受,无常可以不苦吗?可以,对于圣者而言,无常仅是无常。

无常苦,是有漏苦,有执有取有烦恼故名有漏。

作为佛弟子的我们,我们活着的意义,是要借着这躯肉身,这口气,努力于正精进,破除身见苦,破除身见的贪嗔痴。

今天,我们看待好与不好和普通人的区别,我们知道添加福是逆来的。

贪嗔的熄灭不是佛法独有的特质,佛法要熄灭痴,破无明而明生。

破身见的人未必贪嗔薄或者贪嗔断,淡薄贪嗔的人未必破了身见。

顺心合意时,无常否?不顺心合意时,无常否?吉是无常,凶也是无常。

顺心合意时,一边珍惜当下的境遇,一边警醒自己。谁的人生没有经历过苦难呢?凡夫在苦难中沉沦,得过且过,难忍堪忍…

面对顺心合意时,有贪着要反省;面对不顺心合意时,有抗拒也要反省。

万般神通皆小术,唯此心法为大道。

无生法忍,修行要自己发心。

世尊并不认为不快乐是苦,也不认为这个肉身是苦,有外缘,无内因。

若能超越吉凶好恶的人,是淡薄贪嗔的,断除贪嗔的人是不畏惧被附体的。

气息与气息之间是很微妙的,人的气息与鬼神是最相近的,若是与动物亲近,气息与动物界接近,你的一念起,心心念念在哪里,你的生命格局就趋向哪里。

现在独修的情况比较少见,大多是群体共修。一个人独修可以不追求好坏,不求吉凶;团体里是有层次差异的,这时是有必要与吉的、好的亲近,接近,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

禅宗:大疑大悟,小疑小悟。

要有所悟,得自己提出疑情,向自己提问。

破疑生信,可成就四不坏净。

要看清自己所生存的外环境,以及在四预流支上的定位,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否清楚,生活、工作的时候,认真努力去生活工作,一天当中也要抽出时间来用在学佛修行上,学习时就不要去想白天生活工作上的琐事。当下在做什么事,认真对待就行,不论结果怎么样。当你办事的时候,你要办得真,认真;学习的时候,要真,认真,真诚,真实。

三皈五戒即是佛法僧戒,四不坏净以法为核心,佛是对法有过体证体会的人,僧是践行法的人,戒是让僧更好践行法的工具。

福慧双修,定慧等持,都是以正见的树立为前提而谈的,闻慧的重要性。

人生不断在好与不好的抓取中沉沉浮浮,总结出万般皆觉好,得来容易也平常,在这份浮沉中去穿透无常,看到无常的真相,在此间把正见树立起来。

佛法的超越,佛法的不同,就在于三皈五戒能证初果,但凡有如此成就的都是再来人,而那些成就者也都是人,成就在于个人,努力也在于个人。

修行要把握住核心,修行的核心是破身见,是初果三结。

世尊出家是为了离苦,我们学佛修行也是为了离苦,而在此前要知道什么是苦。

什么是苦?苦在哪里?苦在六根依赖,六根执取的惯性上。

若能穿透三界,至少是破身见以上的圣者,只有初果以上的圣人可以做到。利弊两面是讲在阴与阳上,阳德与阴德你都要看到。

能掐会算,面对一个有定的人,他是算不准的;而一个有慧,未到地定的修行人,就算人家算出你是要死的,可是破身见的人对生死是淡定的,坦然的,已然是超脱了生死的。

无所得即空,你能否安忍于这份空?你执着于什么,即有所得,你执着于什么就显什么相,身见不破,烦恼依旧。

相关文章

  • 《菩提树下成正觉》2

    自序Ⅱ 佛法是很简单的,世尊问:无常否? 答:是无常。 复问:无常是苦否? 答:是苦。 奇门遁甲再如何高超,无常否...

  • 《菩提树下成正觉》5

    学佛修行是为超凡入圣,凡夫,是我们当下的格局定位。有人觉得学佛修行就是念念佛,读读经,打打坐,参参禅,而念佛读经打...

  • 《菩提树下成正觉》1

    说在前面 《缘起的止息》若说是让我们理性学佛,让我们认清楚为什么要学佛。清楚了自己学佛为何事,接下来就要开始感性地...

  • 《菩提树下成正觉》4

    读一本书,要先有把书读厚的本事;之后还要有把书读薄的本事。 轮回的原因是无明与渴爱,凡夫是轮回的凡夫,圣人是解脱的...

  • 《菩提树下成正觉》3

    引言:依法不依人 学法的根本态度:依法不依人。 师父当时想去闭关,云游,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师父的弟子们在莲花山等...

  • 《菩提树下成正觉》6

    1.出家,出的是染爱之家,烦恼之家。出家,有心出家和身出家,以及身心俱出家。所谓净土,不在山上,不在道场,而在当下...

  • 《菩提树下成正觉》12

    《杂阿含经》:369经.七佛所悟缘起法 诣菩提树下:修行是有特定场所的,对环境有一定的要求。树阴,人阳,可平衡嘈杂...

  • 《菩提树下成正觉》8

    通过自序和前言部分,我们了解了目前佛教界的很多现象。 外道修行人所学的,世尊都会,世尊学遍所有东西,达到了最高的禅...

  • 20160128菩提树下成正觉—引言摘抄笔记2

    * 第五讲:居家大德优婆塞。讲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如何修持佛法;如何处理好工作与学佛的双重关系;如何能心住非家,以法...

  • 20160219菩提树下成正觉286经

    对于所取之法,若产生味着、顾念,爱缚,则会增长染爱,所以会执取。因为执取,而有后有,乃至有老病死、忧悲恼苦等纯大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菩提树下成正觉》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vt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