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己的“颜色”,便是世上最美的

作者: 数学旅途 | 来源:发表于2017-08-08 14:32 被阅读103次

    1.

    每次看到门卫的大爷、卖水果的阿姨、小卖部的叔叔躺在椅子上看电视剧时,我会在心里默默地感叹:这要是能读点书多好啊!祖国人的整体文化水平会大幅度地提升。

    每当高三毕业的学生发消息问我暑假该干点什么时,我说:“读书吧,读小说、传记、哲学,都行!”

    每次朋友说她很闲的时候,我说:“读书吧,书里能找到你想要的!”然后我还会跟她分享读书的感受,说完的刹那,我都会觉得电话那头的她动力满满。

    窦桂梅说过:“工资再低也要买书,矫情再浅也要送书,屋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有一段时间,我喜欢李筱懿的文字,当她的新书出版时,我买了好几本送给朋友,送完之后的心情别提有多好。那时我在想,如果每年我生日时,朋友们把生日礼物都换成书,我肯定会特别开心。

    过了好几个月,我问她们:“上次的书读完了吗?写的挺好的吧?”可收到的回复都差不多:“读了一些,还没读完呢。”

    我心想:“不对啊,书里的文字类型与哲学不同,一看就懂,排版也不紧密,最多十个小时就能看完了,断断续续地看,一个星期也差不多了吧。”那一刻,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从那时起,我几乎不和相距很远的朋友谈读书的事了。

    2.

    “你在家干什么?我真的好无聊,早晨睡到八九点,下午睡到三四点,再不开学就发霉了!”一个同事暑假给我打了两次电话,每次通话两分钟,说的内容差不多。我会开玩笑地回复她:“小富婆们都是这样生活的!”但决口不提自己整天的生活主体:读书写文。

    “想找你聊一聊,最近不仅烦的很,还闲的慌,而且这种感觉会周期性地循环,你是不是都没有什么烦心事啊?”一个朋友发来的语音。

    “烦恼,或许只有小孩才没有吧。如果有一件事让你特别开心了一阵子,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很可能会遇见一件让你很苦恼的事。时间在前进,事件会不同,循环的只是心情,生活的规律便是如此吧。”我给她回复了一条语音。

    我的另一个朋友很喜欢摄影、关注时尚资讯。曾多次在微信上给我发化妆技巧、最新流行服装。每次,我只是点开迅速浏览,而她却喜欢研究并实践。我也曾多次向她推荐书,好的文章,估计她看的速度也会像我看时尚资讯一样。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没养成读书的习惯,我也没走向时尚的道路。

    3.

    我毕业一年多的时间里,换过三个室友,对其中有一个室友印象特别深刻,刚开始大家不是很熟悉,也没有太多话要说。只记得那天晚上十点半左右,我们各自坐在床上,几乎是同时打开一个厚厚地本子,写了半个多小时。写完后,关了灯。她问我:“原来你也喜欢写日记啊?”

    后来,我发现她看的书竟然是繁体字,内容也比较深,边看边勾勾画画,做笔记。她还告诉我,这一本书,比较难懂,她已经读了八个月了。

    好像从那个时候起,我不再贪读书的数量,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也喜欢在书里做笔记。因为这个原因,近几年,我读过的书都是自己买的,方便勾画。

    这位室友的习惯在短时间里影响了我,关键是,几年后,我仍然保持这种习惯。而我对好几个朋友说过读书的好处,却没有人能坚持。

    我想,区别在于两点:

    第一,我和朋友们不在一起生活、工作,她们看不到我的看书状态。而我的室友的习惯,我能天天看到,这应该就是“身教胜于说教”。

    第二,当你真真切切地喜欢做一件事,那么对于这件事有利的东西,你会很乐意接受,并且会坚持。如果一个人只是认同一件事,并不会去实行,就算做了,也未必能保持。

    4.

    高二时,一个学生,成绩也不是很差,突然说不想上学了,他的爸妈、同学们、班主任都劝他打消念头,于是一场论学历的重要性的辩论开始了。

    后来,我和那位学生聊了一个小时。我问他:“现在是什么感受?能否简单地说说不想上学的原因?”

    他的回答倒是很干脆:“现在很痛苦,看不进去书,我就是想去打工,端盘子洗碗我都不怕。”

    我说:“饭店老板不一定需要你啊,因为你没人家大妈们端的快、洗的干净,时代迅速发展,再过几年,或许就不用人端盘子洗碗了,马云的第一个无人超市不是开了吗?你要是真的很痛苦,我倒是不反对你去打工,不过,学校的大门随时欢迎你。”

    后来,或许是家长的不允许,那位学生又来上学了,不过可以看得出,心思不在学习上。

    如果我是他的家长,我先会把其中利害说清楚,做到家长应尽的责任,然后,尊重孩子的选择。总有一些事,需要他自己决定,不碰壁,他是很难回头的。

    5.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整日抽鸦片,颓废至极。母亲黄逸梵是新时代女性,自然看不惯张廷重的作风。对于他的行为,她不是没有试图去改变。可黄逸梵很清楚她改变不了丈夫,于是远走他乡,过自己向往的日子。

    后来,张廷重娶了同样吸大烟的七小姐孙用蕃。父亲不愿给张爱玲交学费,也曾因为继母对她拳打脚踢,张爱玲逃离开了家。

    战乱期间,张爱玲想去圣约翰大学读书,不得不和父亲商讨学费之事。这一次,张廷重既对当年亏待女儿的行为感到后悔,又被女儿的才情所打动,于是答应替张爱玲交学费。解放后,张廷重和孙用蕃搬到一间比他们家佣人还不如的房子,从显贵的公子变成落魄的老人。

    所以,有些事,你不经历过,旁人再多的说教也是无益。只有亲身体会过,才会心甘情愿地改正。只是,张廷重比较惨,颓废了一辈子。不过从他后来对待张爱玲的态度看,他是后悔的。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晚年的生活也算是让他为早些年的行为买单了。

    6.

    翻了翻朋友圈,旅游照居多,虽然是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人物,但照片上的笑容却是同样的灿烂。或许是被美景陶醉,或许是被笑容感染,又或许被下面两句话打动。

    “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们只读了其中的一页。”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总之,一向不喜欢出门的我收拾行李,一个人上路了。

    那天,我特意穿了一件模仿刘若英气质的素雅白裙,前往温婉恬淡、含蓄优雅的水乡乌镇,期待感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我满怀欣喜地下了车,没有蒙蒙细雨,三十五六度的高温,进去后仿佛更为闷热。东栅、西栅、江南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宏源泰染坊、每一条小路、每一个屋子都挤满了人,一进去便大汗淋漓,恨不得立马出来。即使站在深巷里或桥头上,也未曾感受到《似水年华》中出现的那份宁静与深邃。

    或许四月份的乌镇才拥有传说中的那份别致清幽吧。离开乌镇后,我更喜欢电影《罗马假日》里的一句话。

    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  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不管是读书还是旅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客观地看待,因为时间、场景、人物不同,即使别人再美好的感受,到你身上未必如此。

    人在每段时间里,只要用心,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职业、习惯、兴趣、娱乐,人往往在自己体验过才选择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即便满路荆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流浪之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有各美,只要有内心的充实
      • 读书人一枚:热爱的东西最好,没有精神就空了

      本文标题:适合自己的“颜色”,便是世上最美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wz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