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的阅读量都是0,在简书里搜了一下,发现好多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不少人评论说,“与其纠结阅读量,不如好好阅读别人的作品,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写这篇文章,目的并不是在于再重复一遍这句话,然后把意思来来回回复述好几遍。意在用自己的观点,浅浅地分析一下到底该写些什么内容能增加阅读量呢?
在挑选写作平台时,我一般会去选平台成立时间比较晚,用户还比较少的去写作。这样,加入的用户比较少,写作时的竞争小,一些数据看起来会比较客观。比如,励志类文章话题里,你是第一个写的,那么大家就会较多的关注你的作品。
但是,在应用商店转了一圈,我都没有找到比简书还合适的平台了。
可是,话说回来,我加入简书的第一天就已经是简书成立的七个年头了。这里面多多少少已经有了“元老级”人物,再想冲破固定好的风格去建立新的模式就会比较难。
比如,写日记的多了,其他人也就变成了跟随着,反而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看大家的文章,有日记式随笔、知识科普、成长感悟、小说连载等等。
我比较倾向于写日记随笔式的,毕竟写写日记,既简单又有话说。但是,你要是想追求阅读量啥的,这个就有些行不通的了。因为,一是写的人多了;二是日记容易写成流水账;三是每个人都在忙于自己的生活,除非你的生活有什么很吸引人的地方,不然,别人为什么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去看你的碎碎念呢?
我前几篇就是碎碎念,所以现在想想,感谢大家牺牲宝贵的时间看我唠叨日记。
说了这么多,感觉写的内容要有深度和充实度,让自己的文章能够看出来是有经过思考的。至于写什么,只要你有深度有内容,只要不偏离合理合法的轨道,总归会有人欣赏你的文字的。比如成长感悟,可以结合自己或身边人的事情进行描述,杜绝“虚无鸡汤”。
另外,你也可以创新,去写别人没有写过的内容。最好结合一下现实情况。拿“鸡汤”举例,二零一几年的话,鸡汤很流行,但是现在,大多数人逐渐喜欢客观清醒的“鸡汤文”,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假鸡汤。
最后,还有一点,提倡写的内容和不该写的内容在“简叔”的一篇文章里有明确表述,比如时事热点和追星话题不要写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希望大家在全民创作的时代,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逐渐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品。
晚安,追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