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一秋,绿了黄了;年复一年,日子渐行渐远了。又是一年清明时,铺天盖地的祭祀席卷而来。踏着纷纷细雨,我们行走在祭祀的路上。人间四月,芳草茵茵,然而今天,所有的花红柳绿都排解不了相思的哀愁。
亲人在,人生尚有来处,如今,那条回家的路渐渐成了归途。记忆中亲人的脊背越来越弯,老屋低矮的房顶越来越矮。后来,替亲人遮风挡雨的老屋换成了一堆堆更矮的土堆。亲人们把自己永远的种在了故乡的土地上,年复一年,任凭风吹雨打,日出日落。
我在时间的年轮上瑀瑀前行,在清明的缅怀中书写着亲人的名字。外婆的新蚕豆在四月的农家小院飘香,那是她能拿得出手的最珍贵的食物。佝偻着身子的外公,正在为拿不出像样的食物来招待外孙女而局促不安。我在老屋的后院书写着奶奶的名字,回味奶奶用甑口给我闷煮的米饭香,爷爷为我带回家来的糖丸甜。我在2015年的秋天痛断肝肠,送别母亲去天堂。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对遗憾的鞭打,每次读到它时,内心的不安会一阵阵袭来。在给孩子们讲解这句话的意思时,我的内心是流泪的。孝敬要趁早啊!
有多少的遗憾都在“等”上错过了?等工作稳定,等孩子长大一些,等评完职称……在亲人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忙个没完。当我们终于闲下来了,老屋却越来越变了模样,后来终于彻底没了。
青青艾草,忧忧我心。为什么清明时节的雨总是绵绵不绝?千年的诗人杜牧把清明写尽了。清明时节的天空,弥漫着哀思;清明时节的雨,是哀伤的泪水。清明时节,我把全部的情感寄托。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不愿用明媚的字眼来描绘。尽管已是春风送暖,鸟语花香;尽管蕨菜已经茂盛,艾草早已飘香,山野的杜鹃又一次映红了山崖,我仍然沉浸在充满悲伤的记忆中。今天,所有的思念凝聚,那是对已故亲人深深的缅怀。思念无声,记忆中的美好被无情的时光镀上了岁月的霜痕。记忆里的昨昔,母亲备受病痛的折磨。二十几年的重度糖尿病折磨着她本就柔弱的身躯,她却坚信只要自己按时吃药,不乱进食,总会好起来的。然而今岁清明,母亲的墓碑旁已长满了寂寥的蒿草。那张慈祥而和蔼的笑脸,只能在记忆里缅怀。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遥远,时而挨近。
如果公公还在,婆婆的一日三餐就不会自己动手,一家老小十几人的饺子就有了着落。忘不了那些家庭聚餐时的其乐融融,忘不了与公公一起上坟祭祖时的一路辛苦。可是公公还是老了,他也休息去了。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为已故的亲人点亮一盏心灯,遥祭天堂里的慈魂。燃烧的黄纸,带着我们的虔诚与祈祷,更带着我们的思念。往事如烟,在世俗的路上飞扬,在某个角落里坠落,沉淀。
昨夜这潇潇的杏花雨,湿润了大地,沾满了花的芬芳,也沾满了流年里那些既心酸又开心的往事。远去的亲人,模糊的是背影,留下的是他们给予儿孙的爱,而我们却无法偿还。这一堆堆的黄土,堆起了父辈的尊严,堆起了人间的思念。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用虔诚和泪水将生命珍惜,将往事珍藏。春风化雨寄哀思,当心痛和春天在四月的五日弥合在一起时,便有了清明的雨。风雨之后,阳光会打开每一朵花苞。借一缕春风,擦干悲伤的眼泪,踏上明天的征程。人生的路,还会在脚下延伸,源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