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受伤有不适和疼痛感的时候,我们会去向医生寻求帮助,或吃药或手术尽一切办法去除伤害源恢复健康,最简单也会多喝热水保证身体的舒适感。我们也习惯了青春年少配豆蔻年华中年时身强力壮和年老时体弱多病的印象,基本上大多数人对生老病死是坦然接受客观面对的。
可是心灵受伤了呢?有人可能会想到心理医生。这是一种方式,可我突然想到大部分向心理医生求助的人应该都察觉到心灵的伤影响到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剩下一大半那些也许可能只是偶尔得了心灵感冒的的人群呢?那个刚经历失恋从此不再轻易将“爱情”这个字眼和“永远”、“美好”这些词随心搭配的你,那个发现自己的三观和这是世界上很多人的三观差异如此之大的你,那个深夜听见爸妈吵架却只能躲在角落不吭一声的你呢?
你不会去看心理医生,你只会觉得伤心,你潜意识知道人生在世伤心和伤身一样在所难免。治愈你的可能是时间,可能是故事,可能是朋友间的一次敞开心扉的聊天,可能是一本书。然而有时候,你心里很清楚你并没有被完全治愈,大概就像一次手术后的后遗症,总有些伤是不可能完全无害痊愈的,就算真的随时间痊愈了,你也不再是过去那个不曾受伤的你了。
我最近感觉到很伤心是因为我的亲人。他是我的长辈小叔、爸爸的兄弟。从小家里穷,所以没上高中就出去打工在外打拼。小时我不知道,长大了才明白,就算有一技傍身逢年过节回家热闹风光,一个人在外有多不容易。所以总是会很心疼。小叔在外飘荡多年已年过四十仍未成家未攒多少积蓄所以在家人眼里就是长不大爱挥霍的孩子。农村评判一个人成器与否的标准很简单,你们都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剩下的就是钱和权了。你都没有,不好意思,回家实在是难抬头还被众人教育。一来二去他索性就不回了。可是奶奶已年过八十,已经略微有些老年痴呆,心心念念的就是我叔的婚事和我叔。听我妈说总跟我爸念叨为什么叔不回。我实在心疼就微信我叔让他过年回去看看奶奶,因为上个月问他他说不回。
小叔刚开始语气还缓和说人长大了就要顾自己了,他不想回,也没责任要回去。我就开始生气了就回他:"奶奶在家等你你回去怎么就不是你责任了”。小叔一下子开始发飙了,说他不欠家里我凭什么要求他回去我还是个晚辈。。。我当时看到消息都不知所措了。我已经完全不知道他的逻辑体系是个什么样子,还告诉我以后还这种口气跟他说话就不要找他了。。。
我一时不知所措,诚然很多故事是有他的故事背景的,我不想多讲。我伤心的是每个人心里所理解的世界怎么可以差别万千啊,我们看同一句话竟然可以看出截然不同的意思和心境。亲人之间的关联其实是如此脆弱不堪。那些成人世界的规则不是玩笑是真实存在。我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感伤,拼命的去看书,发现根本看不下去。书能治愈我吗?我想不能,我已经潜意识认为不论亲人、朋友还是恋人相互之间只有势均力敌才有可能长久啊。可我从前一直都觉得亲人是缘分天定,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你们这辈子都是亲人,可以互谅体谅不离不弃。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啊。至少在我眼里不再是这样了。有什么可以拯救我的这个观点呢,我还没找到。
回到主题上,为什么我觉得心灵的救赎是一场悖论呢?因为称之为救赎的从来都是要不断进行的一个过程。《追风筝的人》主人公一生都在救赎,只为了心安。倘若真的能够治愈,救赎何须用一辈子。能安慰你的观点其实都是你深信不疑的观点,那些没有路过你心上的句子不论藏在哪本书里都不会进入你的世界。可是,你若真的深信不疑,何须对那些观点高看一眼。有些伤痕,是治愈不了的。心灵的救赎更是一场悖论,但愿我们的执念都少一点,对自己温柔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