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133篇《秦风  无衣 》(全)

《诗经》学习第133篇《秦风  无衣 》(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07:3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33篇《秦风  无衣 》

    【原文阅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参考】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字词注释】

    (1)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2)王:此指秦君。一说指周天子。于:语助词。兴师:起兵。

    (3)同仇:共同对敌。

    (4)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5)作:起。

    (6)裳:下衣,此指战裙。

    (7)甲兵:铠甲与兵器。

    (8)行:往。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全诗风格矫健爽朗,采用了重章迭唱的形式,抒写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以大局为重,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首先,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其次,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象到战士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这样的诗句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精神。

            本诗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都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第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第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训往,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这种重叠复沓的形式固然受到乐曲的限制,但与舞蹈的节奏起落与回环往复也是紧密结合的,而构成诗中主旋律的则是一股战斗的激情,激情的起伏跌宕自然形成乐曲的节奏与舞蹈动作。

          《无衣》的主旋律激昂奋发,诗中战士们的参战是有明显目的的,在行动上高度自觉,对战争前途充满着坚定乐观的信念。这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屈原的《国殇》、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王褒的《关山篇》、吴均的《战城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唐代王昌龄和岑参的边塞诗也具有这样的主调。

    【《无衣》学习的反思探讨】

    吞吐六国之气的秦风

            诗的开篇就问“岂曰无衣”,表面在问:怎么可以说你没有衣服?实际上这是对一切懦弱之气的反问,不要说你没有衣服。这个“衣”是指统一的军服,古代军人有统一的服装,秦始皇时期的兵马俑服装是统一的,春秋早期应该就有。

          接着说“与子同袍”,“袍”就是战袍。我们今天说的袍泽兄弟,是从这儿来的,因为下一章有“与子同泽”,跟兄弟一样,因为一起经历过生死。

              “岂曰无衣?”这个反问具有千钧之力,怎么说你没有军服呢?你是谁?我是谁?我们是同袍兄弟,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因为我们共命运。这就把平时生活中的一点私心、小心眼全部扫荡,上过战场的人,互相之间那种情感是非常崇高的。我们不喜欢战争,但是战争中有些情绪,比如看到战友去世或者受伤以后的痛苦,显示了人的崇高性。平时往往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甚至有人也动“你的也是我的”这种心思,但战歌的动人之处在于,表达了一种很崇高的情绪,一件衣服不分你我。

            之后说“王于兴师”,实际上就是指诸侯兴师了,修我戈矛,把我们的武器装备好,不要考虑那点财富问题,要想一想怎么去打仗。最后来了一句解释,与子同仇,我跟你是好伙伴,语气沉重但充满力量。

            陈继揆在《读风臆补》中说这首诗“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这就是秦风的风格。

          《诗经》里的篇章对战争的态度是很不一样的,《小雅·采薇》表现了周人对战争的评价,从那几句很著名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可以看出来,它的情调是感伤的。我离家时春光明媚,柳树摇摆,好像依依不舍,过了若干年我回到魂牵梦绕的家,景象物是人非、大雪飘零,这种对比展现了无限的惆怅与悲哀。

            这种感情代表了对战争的评价态度,即战争是无谓的、没意思的,回家过和平生活才是我的愿望,这是《周礼》礼乐文明提倡的战争观念。战争是生活强加于我们的,我们为了保卫和平才去打仗,所以回到和平生活之后,就觉得有那么一段时间是虚耗,感伤情绪就出现了。

            但是《秦风》不一样,《秦风》高扬战争中舍生忘死的精神。战场上那种勇敢,调动的是人性崇高的一面。一个人如果在战争中害怕,这种悲伤的情绪反而让死亡来得更快。如果我们再站到大的角度来看,这就是秦国人,慷慨得很。

              所以这首诗的“开口便有吞吐六国之气”,也可以说是开口便体现了来自西北黄天厚土的秦国人对战争的积极态度。这就是他们最后吞并六国的很深厚的一个基础。比如郑风里多有很柔婉、漂亮的诗:“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这里的人们关注的是爱情,就很难看到秦风中的慷慨悲凉、激昂雄壮、气吞山河的东西。这两类人群比较,谁更能打仗是不问可知的。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豪迈乐观及热情互助的精神,表现出同仇敌忾、舍生忘死、英勇抗敌、保卫家园的勇气,其独具的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因此,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解释秦国统一天下的文化原因、民风民俗上的原因。

            这首诗主旋律激昂奋发,爱国情感充沛,诗中的战士们参战有明显的目的,在行动上高度自觉,对战争前途充满坚定乐观的信念。这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如先秦时期屈原的《楚辞·九歌·国殇》、魏晋南北朝时期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王褒的《关山篇》、吴均的《战城南》,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唐代王昌龄和岑参的边塞诗也具有这样的主调。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上古时期服装的名称

    【袍】

            袍,棉袍,即有夹层、中着绵絮的长衣。《说文》:“襺也。”《释名》:“袍,丈夫着下至跗者也。袍,苞也。苞,内衣也。妇人以绦作衣裳,上下连,四起施缘,亦曰袍,义亦然也。”《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毛传:“袍,襺也。”孔颖达疏:“纯着新绵名为襺,杂用旧絮名为袍。虽着有异名,其制度是一。故云:袍,襺也。”

    【襗/泽】

            泽,汗衣,内衣。《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郑玄笺:“泽,亵衣,近污垢。”朱熹集传:“泽,里衣也。以其亲肤,近于垢泽,故谓之泽。”《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之衣也。《诗》谓之泽,受汗泽也。”襗,亵衣,贴身的衣裤。《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汉郑玄注:“燕衣服者,巾絮寝衣袍之属。”孙诒让正义:“盖凡着袍襺者必内着,次着袍,次着中衣,次加礼服为表。”《诗经·秦风·无衣》:“与子同泽。”汉郑玄笺:“,亵衣,近污垢。”孔颖达疏:“《说文》云:‘襗,袴也’,是其亵衣近污垢也;是袍类,故《论语》注云:‘亵衣,袍襗也。’”

    【裳】

          裳,古人上穿衣,下穿裳,裳亦曰裙,男女皆服。《说文》:“裳,下裙也。” 《释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左传·昭公十二年》:“裳,下之饰也。”《诗经·小雅·斯干》“载衣之裳”,郑笺“昼日衣也”。《诗经·魏风·葛屦》“可以缝裳”,郑笺“男子之下服”。《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上曰衣,下曰裳。”钱玄《三礼名物通释·衣服·衣裳》:“古时衣与裳有分者,有连者。男子之礼服,衣与裳分;燕居得服衣裳连者,谓之深衣。妇人之礼服及燕居之服,衣裳均连。”

    参考资料:

    《讲给大家的〈诗经〉》,李山,东方出版社,2019年1月

    《诗经识读》,刘昌安  温勤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7月

    《上古汉语服饰词汇研究》,关秀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6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133篇《秦风  无衣 》(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kt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