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

作者: 雪韵冰馨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3:57 被阅读7次
    溺爱

    古时候,有一对老夫妇直到晚年才生了一个宝贝儿子,看的异常珍贵,孩子自小长得聪明伶俐,父母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摔下。一日,孩子在邻居家玩,回来时在邻居家拿了一根针来,交给了妈妈,妈妈不问原委,也不管来由,便喜出望外地说:“我儿真是聪明,晓得把东西给父母。”渐渐地孩子常常从外回来时拿些小东西,只说捡的,讨得妈妈的欢心,孩子也十分高兴。

    到了成年以后,有一次,孩子从外面牵回来一头牛,父母也竟然不原因,以为是儿子有本事买回来的,谁知过了几天,邻家失牛者终于发现,便扬言告官,这孩子一听人家要告官,竟出手打人,失手将人打死,这下事情闹大了,当地保正将人扭送到县官处,当庭判为处斩。临上刑场时,县官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提出要见他妈妈一面。可怜的妈妈提上饭来给儿子送行,孩子跪在妈妈的面前,哭道:“儿受妈妈的养育之恩,愿子临死前再吸母乳,以慰儿在天之灵。”妈妈便解怀,儿子竟然一口咬下乳头,恨到:“吾今日之行,皆因妈妈幼年的过分溺爱,不教之过。”闻者莫不叹息。所谓“养子溺爱不教,父母之过”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呢,条件好了,各种溺爱更是不胜枚举。多少视频里孩子谩骂殴打长辈,多少长辈为替儿孙出气辱骂殴打老师。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

    溺爱

    小侄子四年级各科考试80多分,虽然考试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这成绩也弱的说不过去了。假期小侄子在我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写作业是极磨蹭的,愣神的时间与写字的时间不相上下。写的字笨笨的。让他背英语单词,他在书签后面写了一段文字,让人哭笑不得。“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叫我学英文,根本不可能。”春节他和他妈妈去了外地,回来到我妈那里,聊了几句,竟是啥也没学,只玩手机了。你看吧,手机没电了,带着充电器也在看手机。一说,她妈说他不玩游戏,从手机看漫画。给嫂子看他儿子书签的话,她看完只说句“谁知道,他这英语就学不会。其实他挺有自己的想法。”我也是无语了,父母如此漠视,孩子怎能重视学习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因为父母会在陪伴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人生。孩子会下意识的从父母身上学习一些行为习惯,从孩子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乱丢玩具,到收拾整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父母身边时学会的。

    然而,当孩子大一些,父母“不厌其烦”的重复教导就会变成“居高临下”的安排指示。早年的家庭教育更像是家长居高临下的指挥,你要进步、你要读书、你要好好学习,而自己却袖手旁观,在孩子的成长中更像一个见证者,而不是陪伴孩子左右的参与者。

    嫂子有一件事是热衷的,每月一千多把孩子送代管班。她怎么不懂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呢?

    有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一句很刻薄的话:“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

    溺爱

    校园教育固然重要,但毕竟功用有限,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想要做到因材施教本来就难,可是,就算在学校里费力培养出的好习惯,回到家里,遇到完全不懂教育法则的父母,好习惯马上付诸东流。代管班的不规范,除了助长孩子的恶习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不难发现一种怪现象,越是成绩不好的孩子,放学后越送代管班。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是一个整体,爸爸不单是提款机,妈妈也不应该只是孩子的“生活保姆”,要从性格、情商、眼界、能力等多方面帮助孩子。

    父母不会与孩子交流对话,那就只能是统治者,平等交流,才是孩子喜欢并且愿意接受的方法。

    拒绝溺爱,收起“我啥也不会”的主观心态,别总把孩子当婴儿,孩子大了就要有大了该承担的责任,父母要了解并鼓励孩子,让他自己体会“这样最好、最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溺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溺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mh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