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11.19读《庄子-杂篇-徐无鬼》部分章节。这一章节里面,每隔一段到两段,就是一些小故事。每个小故事下有一段评论。有点类似于杂文。
本周考试,只抽空匆匆地读了一小部分。
《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
第一个故事,是徐无鬼和魏武侯的故事。
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徐无鬼做隐士,在郊外很久,魏武侯去请他。魏武侯跟他说,我来看你了,你辛苦了。而徐无鬼说,我不辛苦,你才辛苦了。魏武侯问为什么,徐无鬼说,因为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你让你的身心灵都很劳累。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觉得很高级。就是整个思路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道和儒的区别。
“徐无鬼作为一个隐士,很深刻的早就看到了一个事实——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内在生命的充沛,与你物质是不是很丰富,是不是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好恶,自由地选择你的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好像没有那么大关系。”——梁冬言
我的理解就是,说的是如何才能知道领导人的心思,如何才能超车,才能做出高人一等的事情。如何说话,才能说到别人,特别是很高层级的人的心里去,这件事情很高级。
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良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然后,徐无鬼又跟魏武侯聊天。他们聊得是如何相狗和相马的事情。就是下等狗,捕食的时候,动作迅猛,中等狗,看家护院很厉害,上等狗,就是没有什么表情,超然物外的感觉。
魏武侯听完很开心。
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也很奇怪。书里的佣人也表达了奇怪。大臣说,我给帝王看了很多书,讲了很多大道理,为什么他不开心。你,徐无鬼为什么就讲这个,他就开心呢?
我的感觉就是,可能就是,大家听了那么多年春晚的小品和相声之后,一开始还觉得好笑,特别好,可是后来,就觉得是一种包袱。
后来,我们听到了郭德纲,看到了开心麻花,每个人都很喜欢,我觉得就是类似的道理。就是最原始的快乐,不做作的。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諧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第二个故事,黄帝去出游拜见一个神仙或叫“道”的一个人,在路上碰到一个小孩,询问治理天下的秘诀的故事。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只有在神话故事里,才是最厉害的。
那么,黄帝问他,请问,我国家该怎么治理呢?小孩说,就是要除去那些害群之马。
这个寓言故事有两层含义,一层,就是只有天真无邪的心才能看到问题的最本质。另一层含义就是,管理的本质,就是去除害群之马而已。(这也是庄子的观点)
我的理解有以下一些:
可以理解为,讨论的是,如何管理自己的心智的问题,如何剔除不好的想法。
还可以理解为,现在很流行的断舍离。就是把没用的东西去除,减到最少,自然就好管理了,家庭清楚,心灵也清楚。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惠子曰:"可。"
第三个故事,就是,庄子和惠子聊天,讨论射箭的问题,庄子说,如果我先射箭,再画靶心,岂不更好,这样更准,惠子说,从理论上而言,是可以的。
我认为,这个,讨论的是标准的问题。
就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说法和看法是同一个角度。
就是以谁为标准,和谁可以制定标准的问题。
我觉得,庄子就是说出了我们现代人每个人心里的想法。就是以每个人自己的内心世界为核心,那么我们就没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或者说,我们每个人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很多事情很多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然后被别人误解或被挑战,自然就会引起很多的纷争。如果能互相理解,那么,就没有这么多的矛盾了。
(以上为部分个人想法,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因为,庄子就是一个寓言故事的合集,他在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写出了一种大道,这种大道是在各行各业都通用的,因此,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同时,他在每段小故事下面,写了一段他自己的评论和延伸,也有很深奥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