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维模式
举一反三--高效的创新思维方法

举一反三--高效的创新思维方法

作者: 贺玉亮 | 来源:发表于2020-02-17 11:07 被阅读0次

    举一反三的解释是: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举一反三”思考法,是一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它从常见的举措和想法入手,提炼想法背后的原理,并依此类推,寻找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或从不同角度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当原有的问题解决方案未必有效或条件不支持原有解决方案的实施时,我们就需要尝试寻找替代性方案,甚至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思考法能帮我们打开思路,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思考方法。“举一反三“思考法由五个步骤组成:(1)确定目标;(2)罗列想法;(3)提炼延伸;(4)搭建框架;(5)检验框架。

    下面将详细介绍“举一反三”思考法的步骤和方法,首先,从一个小案例开始:

    如何将水杯中的水清空一半以上?

    在桌面上的玻璃杯中装满了清水,想想看如何在:(1)不使玻璃杯离开桌面;(2)不移动桌子;(3)不破坏玻璃杯的情况下将水清空一半以上?

    大家先停下来思考一下,拿出纸和笔写下你能想到的方法。

    通常,大家能想到3-5种方法,例如:吸管、海绵、纸巾、石头或加热等。不过,如果大家只要稍加练习,应该可以想到十几种方法。见下图1

    图1

    如果我们借助一些方法和工具再进行深度思考,可以想到几十或者上百种方法,甚至一些从来没有想到或用到的方法。见下图2

    图2

    应用“举一反三”思考法打开思路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明确目标:明确需要解决的某个具体问题所要达成的目标;

    第二步,罗列想法:由目标产生一个或多个想法;

    第三步,提炼延伸:提炼“想法”背后的原理并延伸思考;

    第四步,搭建框架:应用框架和逻辑引伸出更多想法;

    第五步,完善框架:应用逻辑和MECE,检验和完善框架。

    接下来,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讲解。

    第一步,明确目标

    这个步骤要做两件事情:

    (1)确定问题:确定问题的范围和边界;

    (2)明确目标:要达到什么目标,或者做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就能解决。

    问题是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差距,要解决问题就要设定正确的目标;目标不对,努力白费。目标,就是要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例如,"如何搞定丈母娘?"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设定一个目标:丈母娘答应把女儿嫁给你。搞定丈母娘本人不是目标,让她把女儿嫁给你才是目标。目标的设定不一定要符合SMART原则,但一定要具体的。例如,如何设计一款手机?这个问题的目标就很难清晰的定义,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新款的手机是什么样的。

    第二步,罗列想法

    把我们能想到解决某个问题或达成目标的想法,先罗列出来。例如说,要把水清空一半以上,大家会想到吸管、海绵等,先把这些想法写出来,(详见下图3)。建议可以用到便签贴或思维导图,以便后期整理思路。

    图3

    第三步,提炼延伸

    这个步骤是举一反三思考的关键核心步骤需要提炼某个具体想法背后的原理,并进行延伸思考以找出更多的替代方案。主要做三件事情:

    (1)归类分组:将“属性”相同的想法归类到一组

    (2)提炼概括:请思考这些想法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个想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它们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3)延伸思考:请思考相同的原理(概念)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措施?围绕目标,换个新的角度,是否能找到其他原理?

    通过第二步的罗列想法,已经有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和方案,我们先把这些初步想法进行归类分组。例如,我们可以把吸管、海绵归到一组,接下来进行提炼和概括初步想法的原理,找到它们内在的因果联系。提炼原理的方法就是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想法或方案能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呢?”

    举例,思考:“为什么吸管和海绵能把水清空呢?”

    答案:“因为它们能把水吸出来”,这个回答就找到了原理“吸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回答”为什么“的时候,一定要是向上提炼原理,而非向下解释。

    举例,思考:“为什么吸管和海绵能把水清空呢?”

    答案:“因为用吸管能产生负压差,吸管就把水吸出来了;海绵本身有许多细小的孔,细孔能吸水,所以海绵把水吸出来了”,这些都是向下解释,而不是向上提炼。

    详见图4

    图4

    在这个环节特别强调要向上提炼原理,而不能向下解释,是因为接下来需要根据这个原理进行延伸思考。举例,我们从吸管和海绵提炼出“吸出来”这个原理后,接下来进行延伸思考:

    思考:“要把水吸出来,除了吸管和海绵,还有哪些方法呢?”

    答案:“笔管、袜子、纸巾。。。”如果前面没有提炼出原理,而是向下解释原因,就很难进行延伸思考。

    以上可以看出,如果提炼了原理,并在相同的原理下进行延伸思考,可以寻找到不少的替代方案。但是,要想进一步打开思路,还需要换个角度,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这要求我们围绕目标进行变化角度的探索。

    举例,思考:“要把水清空,除了吸出来,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答案:“可以把水溢出来”

              思考:“要把水溢出来,有哪些方法呢?”

              答案:“石头、沙子、铁块。。。”等等

    从之前的原理出发,围绕目标换个角度思考,有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详见图5

    图5

    第四步,搭建框架

    到了这一步,需要把上一步的的想法构建框架,用逻辑树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应用逻辑顺序来延伸更多想法。主要做三件事情:

    (1)向上提炼:它们共同的特征(属性)是什么?能提炼一个什么原理?

    (2)横向延伸:同一层级的替代方法、措施还有哪些?

    (3)向下拆解:要实现上一级的目标,还能拆解哪些方法、措施?

    第三步的思考,还是处在发散思维的状态,是有意识的引导思维进行有目的性的发散思考,到了第四步需要借助逻辑和框架的力量,来进行思考

    继续举例:

    思考:“石头、沙子和铁块能把水溢出来,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属性或特征呢?”(向上提炼

    答案:“它们都属于实物”

    思考:“要把水溢出来,除了加实物,能通过加力的方法吗?”(横向延伸,通过逻辑寻找答案

    答案:“可以通过加力的方法,例如吹风机”。详见图6

    图6

    以上的思考是围绕“溢出来”这个节点目标进行思考的。也可以围绕总目标进行思考,

    继续举例:

    思考:“吸出来和溢出来都没有改变水的性状(向上提炼),逻辑闭环了吗?水的性状有哪些状态呢?”

    答案:“水除了液体,还有汽态(蒸发、加热、电解等方法)和固态(加冰、液化氮等方法)”。

    我们通过向上提炼原理,同时借助逻辑的力量进行横向延伸,可以找到更多的替代方法,进一步打开思路。详见图7

    图7

    接下来就用逻辑树把前面思考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记录和呈现,详见图8

    图8

    第五步,检验框架

    这是最后一步,需要对逻辑树中的每个节点,每个层级都应用MECE原则进行检验,以便做到逻辑闭环。主要做三件事情:

    (1)向上检验:上一级是否对下一级进行了提炼和概括?下一级是否对上一级的想法或目标提供了支撑?

    (2)横向检验:同一层级的想法是属于哪种逻辑顺序?它们的逻辑顺序完整吗?是否有重叠或遗漏?

    (3)向下检验:要实现上一级的目标或想法,下一级的方法、措施有遗漏吗?下一级的方法、措施,还有替代方案吗?还能再往下拆解吗?

    自上而下对逻辑树中的每个节点、每个层级都按MECE原则进行检验。首先检验第一个层级,要把水清空,吸出来、溢出来、固态、汽态这四个分支是否符合MECE原则呢?见图9

    图9

    事实上是不符合MECE原则的,应该把吸出来和溢出来向上提炼“液态”的共性,把液体、固态、汽态放在同一层级,才符合MECE原则。而且,只要把“液态”的共性提炼出来,我们又会发现逻辑没有闭环,可以产生更多新的想法。见图10

    图10

    以此类推,逻辑树中的其他节点和层级也可以进行逻辑检验(见图11),以不断完善框架,最后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思维导图(见图12)。

    图11

    图12

    以上,就是举一反三思考的详细介绍和分步骤演绎解说。

    “举一反三”思考法能帮助我们从常见的几个想法开始,思考想法背后的原理,再依据原理进行延伸思考或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更多可能性和替代方案。综合应用了大脑自然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框架,是引导我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高效的创新思维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举一反三--高效的创新思维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qb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