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记

作者: 乡里人氏 | 来源:发表于2022-08-20 08:02 被阅读0次

        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行走着一小队人马,这支队伍几乎是悄无声息地在走。这是一个伸手难见五指的夜晚,队伍里只有一束不怎么太亮的手电筒光偶尔闪那么几下,夜色在光柱熄灭后则显得更浓了。山路略有些陡,脚要一步步踏得稳点,稍有不慎,就有滑下去的可能,所以他们都是佝偻着腰吃力地走着。我,就在这只队伍中。

        这是在武陵山余脉的太浮山上,如今,那里已经开发成美丽的旅游景区,但那时候,具体来说,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还是不怎么令人向往的地方,我就是被下放到那里“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一名“知识青年”。 我们一队人此行的目的是去买木材,有人会不明白了,买木材不是要去木材站么?也有人会问,白天去不是更好,要这么黢黑的晚上去么?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买木材的确是要去木材站,但那得要有计划,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什么都要有计划的年代,那时我们的经济就叫“计划经济”,不是那么年轻的人,大家也都应该还记得,那时候吃的米要计划,油要计划,肉要计划,做衣服用的布要计划,甚至日常生活用品比如肥皂火柴什么的也都统统的要计划,那木材是生产资料,自然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一讲,你大概就会有一点明白了吧?还是不明白?第一点应该是明白了的,那就是,我们一个小小的生产队,没有木材“计划”,所以到木材站去,是怎么也买不到木材的。但是,我们又急需木材,为什么?这也要从头慢慢道来。那年,公社“革委会”一位副主任在我们队“蹲点”,看到我们队的情况,他觉得除了生产粮食和油料之外,还应该发展一点“集体经济”项目,搞什么好呢?想来想去,凭他的经验和我们队的现实情况,他和队委会商量决定,养猪!我们队虽然不太富裕,但粮食还比较充足,每年按上级要求留的饲料粮很多时候都用不完,缺的是养猪用的猪舍,以前我说过,我们那个队的住房是不太充裕的,所以,要养猪首先就要建“猪楼”(猪舍),而我们队是丘陵区,山上的枞树最粗只能长到碗口那么大的直径,做房梁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必须到太浮山去伐树,但那树是不能随便伐的,它属于别的生产队所有,得买。但他们又不能随便卖,为什么?国家管着的。若想砍树,可以,拿砍伐证来!而那所谓“砍伐证”是要到县里的林业局去申请的,没有相当充足的理由或是很硬的关系也不是那么容易申请得到的,那时每个生产大队都配备有“禁头儿”,当然,这是老百姓的叫法,官方名称叫做“看山员”,他们的职责就是防止无证乱砍滥伐,抓到了是要受到处罚的,轻的罚点款,重的说不定还要“游乡示众”,叫你拿一片铜锣,被人押着在田间小路上边敲锣边喊着什么“人人不学我某某某,破坏森林搞怎么怎么!”若要到别的生产队去砍树,那是万万不行的。

      不过,咱中国人有的是办法,什么办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过那位副主任的关系,我们派人找到山里一个生产队的负责人,用货币买下了几棵树,但他们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将树砍了拿给我们,而是要我们乘天黑时,自己去砍,他们就只当不知道而已。这就是为什么要在黢黑的晚上去伐树的原因了。

      我们那天是下午去的,先是在山下一户人家借锅灶做了晚餐,当然是集体开餐罗,这是规矩,而且还吃得很饱,带队的生产队副队长还破例弄了点小酒,呵呵。吃过晚餐,待天色向晚,我们便带上各自的工具,有的是斧头,有的是锯子,大都别在腰里,腾出两只手好爬山,而且是“悄悄地走路,说话的不要”。到得指定的地方,我们就开始“坎坎伐檀兮”了,锯的锯砍的砍,一个个埋头干起来,功夫不大,买下的几棵树就被我们弄倒在地了,然后是削去枝桠与粗皮,只留下那直溜溜的树干。下面的事情就是将那树干弄下山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确实。我们上山时,除了腰间的工具外,手上是空的,肩上也是没有任何负担的,走不稳可以用手帮忙——爬,而下山就不同了,人人肩上都有了好几十斤重量,就是空手走,也比上山要困难,何况还多了那么几十斤呢?但还得要下啊!走起!于是,两个人一根木头,一前一后地走将起来。在山路上抬着东西走可不比走平路,那得要有点“技术”,特别是走在前面的人,他须得稍微向后仰着点,这样才能求得平衡,后面的那位稍好些,但却要微微弓着身子,以使倾斜的角度要小一些,免得前头太重。我和一同下放的小龚搭伙,他虽然个子小我一点,但人很机灵,所以他走前面,我走后面。一路无话,到了山下,已经是半夜过了,我们的衣服也都是汗得贴着背了,停下来歇一会,觉得冷飕飕的。 光背下山还不行哦,还有十多里路才能回到我们队里呢。这就不再“压心汗”了,怎么办?此时已到小溪边,木头已“置之溪之干兮”,下一步便是“扎排”,走水路。从那山下到我们队是在两排小山之间,中间有一条小溪,不宽,水流也不怎么大,也不太急,但勉勉强强可以容得几根木头扎的小排通过。于是,我们扎好了排,就放在水里,让它顺水而下,不过,人可不能坐在上面,只安排两个人跟着在水里走,以便随时调整方向,其余的则沿溪边小路而行,注意观察,一有情况就去“救急”。好在还顺利,十多里路,三个多钟头也就安全到家了,此时,我们背上的汗似乎也干了。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木材是买的,树是偷的。”

      不久,队里的猪舍果然就建了起来,那公社副主任很是高兴,还托人买来了小猪崽,队里就安排当时下放的一位“居民”邓老三当“猪倌”,那邓老三是个老“童子”,没结过婚,也没有家属的,也就乐得比下水田泥里水里的栽秧割谷轻松一点,他很细心地把那几个猪崽子侍弄得舒舒服服,到第二年春耕时,壮实得宰了分给每户社员家几十斤肉,大家高兴得春插时干劲儿十足,那年的年景也不错。 不过,邓老三回城后,再接手的人就没那么上心了,再后来,公社副主任一走,那猪舍也就越来越没人管了,公家的那点集体经济也就慢慢地“完蛋”了。                             

相关文章

  • 看窗外阳光普照,聚起满满温暖,满到直扑进心间来,这种感觉,古今无

    昨天写完【21天阅读陪伴(十)】《夜行记》:夜行吹牛有多爽[https://www.jianshu.c...

  • 记夜行

    轻风徐拂 林木逢春 今夜于此 独享一隅 陈酒新词皆成宜 佳人何在 灵秀之地可寻 ​​​

  • 夜行记

    本文参加简书七大主题征文活动,主题:悬疑推理。 直至如今,我仍能清晰的记得我表哥说的话。他当时有些紧张,可能的话手...

  • 夜行记

    装修古朴又诺大的饭店空荡荡还有三两桌,我们的桌子上扑腾扑腾火锅冒着热气, 三个人还忙碌的边涮着牛肉羊肉鸭肠毛肚虾滑...

  • 夜行记

    最近处理一些事情,让自己觉得太疲惫了。一个星期近九千公里的旅程。没有时间慢慢去感受旅途的愉悦。对于喜欢坐车的我来说...

  • 夜行记

    夜行记 广州的雨夜总是不期而至。出门的时候顺便把鞋架旁边的防水鞋套团成团塞进包里心想今天一定用得上,还在下雨的时候...

  • 夜行记

    从出租房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八点十几分了。 路过大棚,卖煎饼的中年妇女正在喝汤,旁边坐着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子,十有八九...

  • 夜行记

    今日心血来潮,晚饭过后,一边听着音频节目,一边在院子里溜溜腿。哪知走来走去,始终觉得空间太小,让人有种被束缚的感觉...

  • 夜行记

    《夜行记》 作者:魏城 夜行 我不知道 我去往何方 每天 我在黑暗和光明之交 坐上通往峡谷底部的列车 一路下沉 下...

  • 夜行记

    你要走出去,去看这个不属于你的虚幻和繁杂的世界。你要看见那属于你独特的美,走在你的四季流转当中,伸出触角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行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tz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