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前买了十几本喜欢的书,志在必得的想过一个充实的寒假。结果,假期里竟然还得打扫卫生,还得补觉,还得参加小型的饭局,还得看看首映的几部电影……
惭愧的很,兴奋撕开的几本书,几乎都是读着读着就犯困!一开始抱怨故事情节拖沓,无法引人入胜,又拆了几本,结果重蹈覆辙。不得不承认。不是情节的错,得正视自己浮躁的内心了。
想起高中时候,嗜书如命,书源紧缺,借来的小说,即使熬油点蜡,明早红着兔子一样的双眼,也会兴奋一整天。路遥《平凡的世界》和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还有王朔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小说,都是半夜苦读的成果。后来上了大学,第一次进了学校图书馆,面对浩瀚的图书,犹如穷人面对一屋子黄金,平生第一次对图书管理员这个工作充满了无限嫉妒。于是,我的课余时间“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了。
工作之初收入低,买一本正版书就是奢侈,每次发了工资,必定去县城新华书店奢侈一把。精挑细选,怀揣着宝贝兴奋的回家,摩挲着光滑厚实的纸张,灯光下安静看书便觉是人生最大幸事。
可现在,能随心所欲买书的时候,反倒失去安心看书的情怀。
是啊,拿起手机就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或真或假吸引眼球的光怪陆离的新闻,看朋友圈,友情点赞,各种群里的投票……手机真是盗贼,无声无息中偷去了我们大把的时间。
然而这不同于阅读。放下手机,没有放下书本后的充实,反倒陷入无尽的空虚和焦虑。
小时候电视,只收三四个频道,一部《西游记》从白天盼到天黑,里面的主题曲都能唱出原汁原味。心无旁骛看电视剧,每天只播两集,一整天沉浸在对故事情节的无限回味中,盼着天黑,盼着那两集电视剧。小小的心灵,因为那几部电视剧,对枯燥的生活有了盼头。
可现在,面对好几百个频道的电视:热播电视剧,家庭影院,海外大片,应有尽有,随便点播,只要你不嫌累,电视剧甚至可以从第一集一路无阻的看到最后一集。可是却没有哪一部电视剧有追完的兴趣,不停按下的不仅是遥控器,还有一颗浮躁不安的心。
以前过年,盼着那件只有过年才能穿到的新衣服,从买了那天叠在衣橱里,每天放学后都偷偷打开橱子,趁着父母没注意,赶紧偷偷摸摸套在棉袄上,对着镜子照来照去,那份臭美的心情真让人怀恋。好不容易盼到三十晚上,迫不及待穿上,去街上同龄人面前显摆。那份满足和得意真叫一个幸福满满!
可现在,能随心所欲买自己喜欢的衣服了,面对衣橱里面挂满的衣服,却再找不到童年那种因为企盼而发酵的幸福。
想想刚有QQ的时候,里面寥寥几人,可是这些都是挚友,即使远在天涯,可心灵近在咫尺,经常彻夜长谈。后来QQ和微信里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烦闷孤寂之余,却再也不能轻易找到可以畅谈的人。
是不是因为过多的选择,我们才变得浮躁?
是不是因为选择太多,我们才变得无所适从?
可是看着三个月的小外甥,昨天的玩具今天再玩,还是新奇兴奋,爱不释手。
忽然心里明白,其实抱怨选择太多不过是自欺欺人。
心灵不够强大的人,才会被乱花迷了眼睛,心里清楚自己要什么的人,从来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生活是道选择题,面临的选项会越来越多。可是,契合内心的选项,永远只有一个。
愿我们面对喧嚣浮躁的世界,永远有孩子般清澈的眼神,面对越来越多充满诱惑的选项,你能坚定不移的选择最契合心灵的那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