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12

《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12

作者: 和弦夜光杯 | 来源:发表于2023-10-30 04:54 被阅读0次

十行采集: 第十二课 自由自在佛,逍遥人世间

1.慧能大师有诗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只要认识清楚,现在都在梦幻中,此心不住,要在梦幻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重点在这里。”

2.任性自然的人生态度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一种境界。

“既然要学佛,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就什么都学不成了。”

3.“只要到妇产科去看,每个婴儿都是四指握住大拇指,而且握得很紧;再到殡仪馆去看,结果,那些人的手都是张开的,已经松开了。人生下来就想抓的,最后就是抓不住。”

4.人生本如此,咸淡两由之,这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本无生死之可了,那才能够了生死。”

只要一转身,仔细地倾听,就会发现,不论在生活中失去了什么,我们仍然拥有很多。

5.佛法云:一切随缘,顺其自然。《菜根谭》说“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

“记住,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要惊慌,一切都会过去的。”

6.“‘如虫御木,偶尔成文。’……这就说明,一切圣贤说法以及佛的说法都是对机说法,这些都是偶尔成文,过后一切不留。”

7.眼前拥有的美好总是得不到真正的重视,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

“要晓得,一切都是偶然,缘起性空,因缘所生,本来都是没有的。”

8.“须菩提认为,到达了阿罗汉的境界,他没有丝毫我已证果的念头存在。如果有这一念在,一念就是万念,这一念就会牵连到重重叠叠,所以《华严经》称为帝网重重。……

我们修持的业力、心性的业力,一念动,百千万亿念都牵动其中。说有一切有,说空一切空,就是这个道理。”

9.“丹霞的禅堂有一副对联:‘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学佛的究竟,就是空此一念,俗名叫现在的现实净土。所以佛在佛经上说,‘心净则国土净’,处处都是净土,处处都是极乐世界。”

10.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是禅心的显现。“……一个人要真正摆脱物理世界的困扰,解脱一切烦恼而到达真正的逍遥,唯有‘丧我’。”

11.“一切凡夫都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切观念的执著都是因为有我而来,所以真正无我就是佛境界。”

12.明代禅宗憨山大师说:“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一行精华: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本无生死之可了,那才能够了生死。”

“如虫御木,偶尔成文。”

“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触动,反思,改变:

最近的疫情情况变化,让我感触颇深。人生就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的大杂烩,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更有必要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不要拘泥于各种具体的外在表象,甚至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某些内心诉求,用一种接纳一切的心态,去拥抱所有的不确定。

“无可无不可”,“从忘我到无我”,凡事来了也好,去了也罢,只要不强求,“一切都会过去的”。其实,最过不去的,只有自己的内心。

保持乐观心态去面对所有不确定,这样的修炼,我想,就是向佛而生吧。

相关文章

  • 对佛学的看法

    之前看过《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南怀瑾老先生不愧是大师,把令人费解的佛家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使我受益匪浅。...

  • 心怀慈悲,世界也会变得很温柔

    近来心情烦躁异常,身体却疲惫不堪。我只好来到书中寻找慰藉,正好微信读书推荐了《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睡前读一读,...

  • 读《佛在平凡人间》有感

    今天,看《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这本书的第二课—佛在平凡人间,文中是从六个方面来总结的。 1.在“家”修行才最难 ...

  • 乐施还要善施——摘自《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

    南怀瑾先生还说:“为什么人要布施、要慈悲呢?拿中国古文来讲,就是‘义所当为’四个字,人生就应该这样做。利人、助人、...

  • 当下即是佛境

    #读《南怀瑾佛学课》# 佛常劝谏世人要“活在当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说:“悟道者不因利害、毁誉、褒贬、苦乐...

  • 4.9 修心

    【前言】 这周从阅读《内观》、《观呼吸》,到今天阅读《听南怀瑾讲佛学》,我突然对佛学产生了许多兴趣,非常好奇佛学究...

  • 南怀瑾的十六堂国学课

  • 淺谈国学人生“三层楼“和“三家店“

    墨非编著的《南怀瑾的24堂国学课》中提到南怀瑾先生说丰子恺 曾经把人生比喻成一栋三层的楼房。“一层是物质生活,我们...

  • (16)2019年第11周.七堂思维成长课.决策课,做最聪明、睿

    (16)2019年第11周.七堂思维成长课.决策课,做最聪明、睿智、有创造力的自己 2019年3月12日 10:0...

  • 有缺陷是圆满

    #《南怀瑾佛学课》# 佛说:不完满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1、 一位即将圆寂的老和尚想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作为衣钵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的16堂佛学课》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yj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