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真情哲思侃侃而谈
《我言感慨》之恶善

《我言感慨》之恶善

作者: 流泪的狮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0:12 被阅读75次

关于善良,佛家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了凡四训》也有“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的说法。所以,从古至今,老百姓对善良是持有肯定的态度的。但是,昨天我和一个老僧人聊天,他却警告我说:凡事总有正反两面,并不是所有的善良,都值得肯定,有些善良,却是一种助纣为虐,甚至还会给我们带来恶报,我们一定要懂得改正。

第一种“恶善”:低智商的善良。

老僧人说:人,不怕不去行善,最怕乱行善。乱行善,其实,是一种恶善,小的比如放生,类似买一些养殖类的动物,去放生,其实,这些放生的动物,却在新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以及类似把“陆龟放生到水里,把毒蛇放生到公园”的行为,也都是一种恶善。而更可恨的是,自己对这些所谓的恶善,还沾沾自喜,实在让人叹息。所以,这种低智商的善良,其实,就是一种“恶善”,恶善也是恶,会有恶的报业的,我们要及时醒悟,纠正过来。

第二种“恶善”:和稀泥的善良。

老僧告诉我,一个人的真正的善良,是有明确的界限的。对正确的人事,我们要抱有一颗善心对待,而对于一些不正确的人事,如果我们还是抱着一种没有对错区别的善良来处置,凡事都说“可以”,“这样不错”,等等。那么,这样的一种善良,其实就是一种“和稀泥的善良”,“和稀泥的善良”,其实,只会增加人事的复杂,激化了矛盾,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没有正误之分。所以,这样一种“和稀泥的善良”,也是一种变相的“恶善”,我们要懂得及时摒弃,回到对错分明的判断上来,对正确的一方,施加同情和帮助,只有这样,我们的善良,才有真正的意义。

第三种“恶善”:对恶人的善良。

老僧说,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总有一些不做正事,为非作歹,经常为害他人。那么,这样的人,可以归结为“恶人”。对于恶人,我们一定要抱有明确的态度,就是不能支持和纵容他们作恶。如果我们没有一颗明确辨析善恶的心,对于一些恶人做了恶行之后受到惩戒,还抱有同情之心,甚至还对一些曾经害过我们的人,施加善良,那么,这样的一种善良,就是一种没有原则的善良,就是一种大大的“恶善”。而施加这种“恶善”的人,其实,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会成为“恶”的代名词,到了最后,恶人害己。所以,对恶人的善良,其实,就是对一些真正善良的人“恶”,我们要果断消泯这种想法,及时纠正过来才是正道。

第四种“恶善”:不懂拒绝的善良。

老僧最后警告我,上面的善良,都是我们主动施加在他人身上的一种不当“善良”,还有一种“恶善”,是我们自己施加在自己的身上的,那就是--不懂拒绝的善良。这种不懂拒绝的善良,往往会在他人对我们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甚至是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要求,我们却不懂拒绝,而是违心地接受。其实,这样的一种善良,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且,也是一种变相的“作恶”,所以,这一种“不懂拒绝的善良”,也是一种“恶善”啊。

朋友们,听了老僧的警示,我们是否对“善良”这个词有了新的理解呢?在你们身边,你们是否也曾经接触过这些类似“恶善”的人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一下:什么是“恶善”?什么才是“真善”吧?

相关文章

  • 《我言感慨》之恶善

    关于善良,佛家有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了凡四训》也有“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的说法。所以,从古至今,老百...

  • 嘉言日餐

    言人之善,泽於膏沐。言人之恶,痛于矛戟。 《说苑》

  • 无善无恶

    世之常人皆善善,恶恶。然人之知恶、恶恶,亦欲人之弃恶扬善。如此,便是善莫大焉。殊不知,善之初,善善,善终。恶恶,善...

  • 大师的风范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对于这四句教言,在王阳明晚年的时候,他的学...

  • 无善无恶 心之体 有善有恶 意之动 知善知恶 是良知 为善去恶 是格物

  • 善与恶

    善之将到,恶必动荡 恶之将到,善必高尚

  • 恶——善之殇

    “众善奉行,诸恶莫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之”,“一言之善,重于千金”。 古往今来,有...

  • 树下读书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阳明之道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 觉真相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先生:“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言感慨》之恶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df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