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妄议,请付一笑
近日,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一部叫《暴裂无声》的电影,看完之后不由得为国产电影点了一个赞。据说这是一部小成本电影,票房收入也只有6000万不到,但是影评相当不错。我不是影评人,也不会评论电影,但是看了这部电影,突然就想写点东西,且算作是观后感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8021/06d6da80b2aa982f.jpg)
算不上好电影的好电影
看这部电影时,我不止一次想放弃观看,因为情节之拖沓乏味,实在令我这个看惯了枪版大片的人难以忍受。在前一个小时里,我真的不知道导演想表达什么,感觉就是杂乱无序。若不是提前知道了结局,我肯定坚持不下去。所以,它是一部烂电影!
但是,电影的整体故事发展是出人预料的,习惯了语言故事情节的我,居然没有猜对好多情节,比如,主人公张保民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居然没有与村民发生冲突;比如,我一度认为张磊(张保民之子)的失踪应该是蓄谋,但是结果却是意外。所以,在出人意料上,它是一部好电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8021/72cc22cc7bc0cee1.jpg)
这个电影很现实
从电影的整体背景上来说,整体是土黄色的,土黄色的山、土黄色的脸、土黄色的枯草和黄尘漫天。基本上没有特效,写实写到了原生态的地步。
故事脉络很现实,平铺直叙,除了镜头的切换基本上看不出倒叙、插叙等手法,难免给人烦躁感、无聊感,张保民找儿子从开头到结尾,走了什么路,见了多少人,打了几次架,就是一本流水账,但这就是现实生活。
现实的生活,村支书(或者村长)怕保民,因为保民打架狠,扎瞎屠户的眼睛,打架打到咬断舌头,该怕!昌万年背地里手段残忍,买通律师作伪证,强占别人的公司,这样的事符合采煤业的潜规则!翠霞迷信,偷偷烧纸,期盼儿子回来,就是农村妇女的常态,无助而愚昧,但母爱尽显!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8021/d431fde194325d5a.jpg)
三条主线交融在一起
看网上的评论,似乎三条主线是张保民(失去爱子的失语者)、昌万年(豢养黑恶势力的煤老板、令张保民失去孩子的元凶)、徐律师(帮昌万年作伪证的律师、张保民儿子遇害的目击者和从犯)代表的三个阶层。
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我也认为这部电影有三条主线,第一条是张保民寻子,第二条昌万年的矿业案,这两条线是明线,还有一条线是暗线,也就是第三条线警方侦破张磊失踪案。
前两条不用细说,看了都知道,有趣的是第三条,似乎警方除了接警和最后的一行字幕没有其他的机会介入张磊失踪案。但是应当看到,这条暗线是由张保民寻子所衬托出来的,在屠户儿子画出那幅画之后,如果没有这条暗线支撑,影片结尾的字幕就没有逻辑支撑。这条暗线最大的特点在于头尾呼应和全程隐遁,导演似有用意,后文再说。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8021/37f4651b86ef6345.jpg)
有趣的几组对比
第一组,张保民因为不肯在征地协议上签字遭到全村人一致的责难,但是,张保民在寻子过程中疑神疑鬼,却没有去找村里人的麻烦。和自己有过节的人,他几乎一个都没怀疑。
第二组,张保民在与村民的对峙中与屠户发生争斗,还刺瞎了屠户的眼睛,但是,屠户在张保民被昌万年手下追逐过程中隐藏并庇护了张保民。对于废了自己一只眼睛的人,屠户没有落井下石。
第三组,对于昌万年的非法采矿案,检察院、公安局紧盯不放,屡屡出现,但是对于张磊的失踪,似乎除了接警就再无动作。不由得给人一种错觉,经济比人命更重要。
第四组,徐律师在寻找解救自己女儿时的不遗余力,和面对痛失爱子四处寻找的张保民时的守口如瓶。还是会给人一种错觉,自身利益高于道德法律。
第五组,煤矿食堂老汉在面对昌万年手下殴打工人矮身躲在门后的怯懦,和在张保民挺身而出搭救自己之后立起身子提醒道“别跟他们去”。让人不由得高看了老头一眼。
第六组,昌万年手下为虎作伥时的穷凶极恶,和两次被打(一次张保民,一次昌万年)时的狼狈软弱。让人不由得心生无限鄙夷。
同时,第五组和第六组又构成了一个有趣的对比,谁更有胆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8021/53ba44df5cbee5ea.jpg)
精细刻画出来的人性
《暴裂无声》的人性刻画实现的,但从手法上来讲,应该是粗糙的,整个影片如果你想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我觉得只能看表情,或者靠生活阅历。
为什么我要说它精细刻画了人性,因为它的刻画太特别了,大拙即是大巧。
徐律师的内心应当是挣扎的、痛苦的,他知道原委,却不能说出来,他有犹豫,但在利益的天平上,他头也不回地奔向了自保一端。影片没有用画面诠释他的挣扎,因为导演可能想告诉你,他的人性泯灭了,除了自身利益他漠不关心。
昌万年的内心应当是恐惧的,他用伪装一次次放过了张保民,直到自身利益可能被完全倾覆。与徐律师一致,没有画面诠释他的恐惧,因为导演可能想告诉你,他的恐惧早已被外表的强悍掩藏了,他有钱他什么都不怕。
张保民的内心应当是焦急的,寻找爱子的脚步一刻不停,但他不能说,没有泪,就那么一副好勇斗狠的劲头儿。妻子翠霞的一声嚎哭,可能是唯一的诠释,但是正面的描写依然没有。
无声,可能就是主题!在暴裂的巨变中,人们选择了沉默和压抑,这可能就是最真实的人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5138021/a4322f8f0c04c38d.jpg)
人性有善良但没有觉醒
回到那几组对比,张保民是善良的,尽管好勇斗狠,但他相信邻里(不怀疑村里人)、知恩图报(在食堂老汉被打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帮徐律师保护了女儿)。
屠户是善良的,尽管他被张保民扎瞎了眼睛,但是分得清好坏,肯帮人一把(隐藏并庇护了张保民),发现自己儿子的奇怪涂鸦时,他的那一跑,又给人无限遐想。
食堂老汉是善良的,他同情弱者(给素不相识的张保民饭吃)、奋不顾身(在被黑恶势力控制后还大声提醒张保民“别跟他们去”)。
然而,我所期待的人性的觉醒终究没有出现,笃信暴力和黑金的昌万年自不必说,他的体系依然存在,他的忏悔没人等得到。
深受张保民救女之恩的徐律师非但没有说出真相,反而用语言、眼神的交流与昌万年达成不揭穿真相的默契,人性沦丧殆尽。
矿业案水落石出,法律取得了完胜!只是人口失踪却和丢牛案一样,有耐心的接待,只是没有,没有下文。是谁的心在变硬。
最后那一段漏洞百出的字幕,或许是很多人的光明,但是我却看到了比黑暗更黑暗的绝望。破案了,在证据基本灭失,人证基本作废的情况下,你告诉我破案了!
我想说:导演你真的没有啥法律方面的想象力。
但是我又想说:导演,你真的把我带进了成年人的现实世界,这部电影是假的,但这样的生活太过逼真,这样的人性太过逼真,导演你让我这个观众恍惚了!
不知其他人的世界里有没有如此以假乱真的现实和人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