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168)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8:21 被阅读53次

卷五(九)

咏古诗有寄托固妙,亦须读者知其所寄托之意,而后觉其诗之佳。卢雅雨先生长不满三尺,人呼“矮卢”,故《题李广庙》云:“明禋自有千秋貌,不在封侯骨相中。”薛皆三进士,门生甚少,《题<桃源图>》云:“桃花不相拒,源路自家寻。”余起病补官,年未四十,《题邯郸庙》云:“黄粱未熟天还早,此梦何妨再一回?”

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山东德州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案发,因收受盐商价值万余之古玩,被拘系,病死扬州狱中。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为其昭雪。著有《雅雨堂诗文集》等,刻有《雅雨堂丛书》。纪晓岚长女嫁卢见曾之孙卢荫文。盐引案发,纪昀因漏言获谴,戍乌鲁木齐。

李广,(?-前119年),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县)人,西汉时期名将,先祖为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未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年),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司马迁评价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明禋,汉语词语,音míng yīn,洁敬。指明洁诚敬的献享。出自《书·洛诰》:“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蔡沉集传:“明,洁;禋,敬也,以事神之礼事公也。”明·何景明《忧旱赋》:“坎击鼓兮舞成行,荐明禋兮输款诚。”

骨相,指头部与人命运关系极大的九个部位的骨头形状与貌相。相书《月波洞中记》曰:所谓九骨者,一曰颧骨,二曰驿马骨,三曰将军骨,四曰日角骨,五曰月角骨,六曰龙宫骨, 七曰伏犀骨,八曰臣鳌骨,九曰龙角骨。相学认为,此九骨丰隆耸起者为贵相之人。《后汉书·光武帝纪》谓光武帝刘秀: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目,大口,隆准,日角。日角,即九骨之一。考定九骨,辨人命禄,还须参照人的九行。所谓九行,即人的精神、魂魄、形貌、气色、动止、行藏、瞻视、才智,德行等九类精神气质方面的特征。九骨与九行相配,又构成九成。凡精采分明为一成,魂神慷慨为二成,形貌停稳为三成,气色明净为四成,动止安详为五成,行藏含义为六成,瞻视澄正为七成,才智应速为八成,德行可法为九成。成数的多少,也就代表命禄等级的高低。通常而言:“九成八成臣中尊,五成六成臣中臣,三成四成五品人,一成二成有微勋,有之不成不白身,无成无骨永沉沦。”相学中又将这种以九骨与九行相配来确定人的命禄等级的方法称为九成之术。

薛起凤,(1734-1774),字皆三,号香闻居士。江苏吴县人。有《香闻遗集》。

本人翻译:

(略)

真老实人言:

“咏古诗有寄托固妙,亦须读者知其所寄托之意,而后觉其诗之佳。”此处,袁枚提出了读者怎样才能深入体会咏古诗(其实不限于咏古诗)之妙的问题。我的观点:知其人,知其文,知其事,知其时,做到“四知”者,当可以体会诗文妙处。这是对读者的要求。当然,前提是诗文确有妙处,这则是对作者的要求了。就目前来说,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能够被记住姓名的诗人真是不多,加之现在作诗写词在表达个人思想、寄托个人情怀方面的诸多无法言说的潜规则,因此,以“四知”的要求来研读某作者的一首诗的要求确实偏高了一点。不过,作为学诗作诗之人,不能因为读者少、读者不认真而放松对自己的人品操行及诗文内容的高标准要求。尤其是人格品行,不能不严格自律,以防诗因人毁。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随园诗话》(168)

    卷五(九)咏古诗有寄托固妙,亦须读者知其所寄托之意,而后觉其诗之佳。卢雅雨先生长不满三尺,人呼“矮卢”,故《题李广...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16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g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