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堡的落成:上升通道即将关闭的中国社会】(http://mt.sohu.com/20170216/n480929196.shtml)
昨天看到一篇非常不错的文章,提到的是现在阶层固化的问题,作者做了一系列的论述,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
阶层固化为什么是正常的?
中国近几十年来没有阶层固化的原因
现时阶层固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内在机制
草根逆袭的可能性
因为这篇文章是发布在知乎,很多草根大学生接受不了,因此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和讨论。
因为文章已经写得很详细,有兴趣的可以直接点击上面的链接,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简单浓缩下作者的几个观点:
阶层固化是社会的常态,稳定的社会就是阶层稳定的社会,上升通道不是说没有,但肯定是受控的。受控的上升通道规则,是阶层的上层共同制定的,挑战成了,则上升,失败了无非打回原型。
不受控的上升通道只存在于动荡时代,任何人都有机会挑战,但一旦失败,就几乎是死亡或入狱。
中国之所以现在无法接受阶层固化,是因为过去一百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于是草根逆袭的神话特别多,不管解放前政治上的,还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上的,大量的例子让我们以为阶层没有固化是常态,其实这个过程是从非正常慢慢转变正常的过程,而现在终于看到正常化的末尾阶段,于是草根们难以接受。
权力的核心,是规则制定权,而阶层固化到了后期,必然形成一个堡垒式的社会结构,里面是精英,护城河是中产,而外围是草根和屌丝。
当社会结构被打破后,进入自由竞争阶段,于是最终必然形成精英掌控更多资源的结局,这个过程,就是城堡化的过程。城堡的存在,是防止外来者进入,以免摊薄里面的人的福利,毕竟资源是稀缺的,如果平均分,肯定大家都无法享受到最够好的福利。
处于城堡内的人,父辈已经为人生设定了止损线,他们再差差不到哪里去,但上限是不存在的。而屌丝或草根却因为家庭的负累,一开始就处于不平等竞争之中,所以要上升一个阶层,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最终结果就是精英越来越优秀,而平庸者越陷越深。
中产阶级是城堡外的护城河,是为精英阶层服务的,于是他们可以享受到一些不错的福利,但中产阶级靠的是专业,于是门槛就不够高,因此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容易掉落到底层。
城堡内靠血缘,护城河靠学历,而底层唯一能晋升的,是到中产这个位置,因为门槛不高,而要进入城堡内,几乎难上加难。
普通人也不是没有机会进入城堡,但方式有限,只有三个:天赋、才华、美貌。有其一则有可能,有两个是很大可能,三者全占就基本上拿到入门票,而一个不占,几乎没有可能。
作者的观点,不能说全对,但基本上已经说到阶层的核心,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现有阶层固化的大环境下,找到自己的突围之路?
首先,愤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这也是知乎上很多年轻人在狂喷的原因,客观现实,并不因为你觉得不舒服,你就能否认它的存在,如果这样想,本质上就是鸵鸟心态,有威胁过来,把头藏到沙里,其实只是自杀,并不能逃过危险,而在阶层固化的社会,否认这个社会结构,只能让自己永远沉沦在底层。
其次,认清可改变的和不可以改变。
在阶层的上层,靠的是出身和血缘,这个是不可以改变的,为什么血缘一直被人所诟病呢,那就是因为你的认知系统有问题。我记得中国的一位将军,廖汉生,17岁入党,是参加过长征的人,在23岁的时候,已经是红二方面军政委,然后一路打到抗日,解放战争,解放后官拜解放军中将,多么辉煌的战绩。但你别忘了,跟他同期参军的小伙伴,几乎都英勇牺牲了。像他这样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他们的后代荣华富贵,那也是挺公平的,毕竟这些红二代的后代,他们虽然没参加革命,他们其实是跟着冒险的,设想他的祖先阵亡了,当然就没有他们这些后代了,而普通草根们,你的出生,当然比他来说容易得多,毕竟普通老百姓的死亡率,跟军人相比,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承担不同的风险,也就是有不同的收益回报。这就是出身的不可改变。而像天赋之类,也是你不可改变的部分,但才华和美貌(部分可变)还是后天努力可以改善的,那么你就要想办法在这两个领域下功夫。只要功夫深了,机会还是存在的。
再次,良好的心态,也就是阶层的进化,可能无法在一代人中完成。
像现在的草根,通过教育,专业能力,借助改革开放的红利,跻身于中产阶级,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但还幻想能想之前一样进入阶层的顶层,不是说不可能,而是难度实在太大,毕竟大多数中产都是没有机会再往上走的,好好在这个阶层生活好,然后培养下一代,让下一代有机会进入阶层的顶层,可能更加现实。美国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像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扎克伯格,都是中产的二代,但他们最终都进入了阶层的顶层,而从底层崛起的首富或巨头们,却越来越少,就是这样的原因。
理解了以上的三个心法之外,对于草根来说,最有可行性的,成本也最低的一个方法,是考上名牌大学。
因为中国虽然阶层已经分化,但教育还没分化,还是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实现大学的录取,假如类似外国的私立大学,除了成绩外,还需要有才艺,社会实践,社群服务经历,那么偏远山区或贫穷地区的孩子是完全没有机会的。
而考上名牌大学,对于一个智商中上的孩子来说,只要足够用心,还是有很大机会的。而很多草根们不明白一点,就是名牌大学,对于穷人的意义,到底有多重要。
在过往,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名牌大学代表着一张证书,这个证书可以给自己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没错,这在阶层固化还不明显的时代,是对的,那个时候,学历的意义是巨大的。但现在满街都是大学生的情况下,外加各种二级学院的泛滥,其实证书真的没有什么意义。那么读名牌大学的,它的作用到底在哪里?
答案是:圈子。
假如你的成绩可以上顶级名校,也可以上内地省市的名校,那么上顶级名校,最终给你带来的收益,可能是内地省市名校的十倍,而这个差距,并不是因为老师,也不是在那所学校里学到的东西,而是顶级名校带来的圈子,是十分可怕的,而校友资源,在全世界都是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何况在重视人情关系的中国社会。在刚刚出炉的IT桔子的一份报告中可以看到,见下图:
阶层固化的自救之路

清华北大的创业者的比例,甚至是其他几个名校加起来的总和,而其他几个名校某些专业的录取分数,并不一定比清华北大的某些专业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就是圈子不一样。清华北大是阶层顶层,或者说城堡里二代最青睐的学府,你认识了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有什么样的因缘际遇,而这些际遇,最终会根本性的改变你的人生,尤其对于草根。
生于一个上升通道慢慢收窄的时代,固然是我们的不幸,但认清了这个真相,至少我们还能找到前行的方向,以及保持一颗不急躁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