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的作用
回忆指的是大脑在潜意识里对信息进行处理。适当使用的话,你的大脑甚至能解决问题,向大脑反馈信息,给大脑留点时间处理,大脑就会像计算机那样处理并对信息做出反应。
举一个例子:你曾经尝试回忆一个名字,但想不起来,于是向大脑反馈了这个问题。 一段时间以后, 可能是30分钟或一个小时,你不经意间突然想起来了。你的大脑在潜意识里解决了问题。回忆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时间是让你想起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需要时间学习大部分的学科。比如要记单词,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更多概念类型的材料适合长期的强化学习,但如果能分成几天每天学习一部分的话, 你学得就更快。
证据表明,死记硬背8个小时通常不如间隔学习4个小时,比如每天学习半个小时,学习8天时间。原因是,大脑在你学习间隔期能够自动复习学到的信息。因此,虽然学习技巧能帮助你学习得更高效,但提前规划每天(通常花费的时间也少)学习一点点,通常能让你在学习上占据上风。
最高效的阅读
多项研究反复表明,阅读之后进行回忆将大大提高阅读效率,比如写出或说出读到的内容。在一项研究中,研究对象被随机分成了两组,要求他们在相同时间内阅读相同的文章。其中一组把时间全部用在阅读上,另外一组一半时间用来阅读,另一半用来回忆。测评完发现,把相等时间花在阅读与回忆上的研究对象测评表现更好。
如果你阅读的时间只有 20分钟,可能认为这20分钟只够阅读,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回忆。但本书告诉我们回忆比阅读需要的时间更长。
20分钟时间都花在阅读上后,你记住的内容却没有在阅读与回忆上各花10分钟记住的内容多,哪怕是没有把全部内容读完或者没有认真读完。因此,建议你重读这篇文章,然后进行回忆。
学习计划
最高效的计划是把时间平均分配给阅读与回忆。在这段时间内每天平均学习1~2个小时。按照下列步骤学习你自己的材料。
1.了解总的阅读目的或者尝试确定阅读目的。阅读是为了得到中心思想还是为了得到更多细节内容?
2.检查要阅读的材料,找出结构要素,比如大写标题、段落间的较大间距、信号词(第一、第二等)、简介、总结、材料结尾的问题。进行这一步时,决定如何对材料进行分割。一段一段读、一页一页读还是整个章节或部分(阅读目的允许的话)?对阅读进行“计划”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步。
3.画出回忆模式图。回忆模式图应反映作者的组织结构,比如,主要支线代表材料的主要部分,然后添加支线,让你知道自己想从每个段落或小节回忆起多少内容。
4.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每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然后进入下一部分)。
步骤如下:
(1)预习该部分并找出材料主旨。用自己的话回忆记住的信息,不要回头翻看材料。
(2)仔细阅读本部分,充分理解材料。尝试记住尽可能多的信息。记住的信息够吗?表示你记住了足够信息的回忆模式图上的支线写满了吗?如果没有,重新阅读该部分并再次进行回忆,直到达到你的目的。
5.回顾整个部分。尝试把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把你学习的所有大小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
绝不要为了记住什么而阅读!这样做你会遇到一件奇怪的事,即为了理解而阅读时,你记不住那么多想记住的内容。这有点像猴子掰玉米,掰得越多掉得也越多。为了理解而阅读时,你会发现材料的组织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联性。这样的话,你就能学会并记住更多的内容。
练习
材料:纸与钢笔、铅笔,或计算机上的Word处理程序
1.阅读任一课本的一章内容。读完的第二天进行测验,测验由5道问答题组成。你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本章,能通过测验即可。
2.检查要阅读的材料。根据阅读目的分割材料。
3.画出回忆模式图。每个支线代表作者写的每一部分内容。 此外,画出更多的支线表示你决定记住每个部分多少内容,以达到阅读目的。
4.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首先预习,然后用你自己的话进行回忆,再重读,然后用自己的话回忆,直到你填完回忆模式图上所有提前画出的支线。
5.完成整个部分后,快速回顾。
画好回忆模式图后,看看你通过预习,即回忆和每个部分的阅读回忆多久能填完。这就是学习改变智力运动的开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