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第一天,阳光明媚,我在网上看李银河给王小波的回信。
这是一封相隔了四十年的信。
秋天,一封四十年后的回信,王小波与美女蛇1978年,北京。王小波给李银河写信。信里写道:你好哇,李银河!我和你分别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对你爱恋的过程是在分别中完成的,你不要见怪。
那时候王小波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他是老三届,该念大学的时候,上山下乡,去了云南。回到北京当工人。老大不小了,长的丑,又出奇的爱幻想,前途渺茫。这时他遇到了李银河,给她写信。
我以前没怎么看过王小波写的情书。那本大名鼎鼎的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我也没有看过——人家写给李银河的,我看来做什么?不过这回看了一些,觉得确实是写得好。
王小波写小说是浪漫主义的,天马行空的,写杂文则是非常之理性和真诚。他写的情书介于二者之间,既浪漫又真诚,所以让人读了觉得感动。
比如这一段:你好哇,李银河!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你是我的军旗。
还有这一段:我把信写在五线谱上。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但愿你我是一首唱不完的歌。
这样的信看多了,容易让人丧失抵抗力,对现实恍然。
转眼间四十年过去。王小波也已经去世二十一年了。在2018年的威海,李银河给王小波隔空回信。信的内容简短,情绪克制,与此同时,在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如同秋天的海。
四十年的时间,算不上沧海桑田。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半辈子的光阴。隔了这半辈子的光阴去回应这些信,更多的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了,是对自己的生命的回忆。
李银河说,如果王小波还活着,他们可以一起步入晚年。可惜已经不能。
生命何以变成了当下这个样子,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有些事情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发生了,并且永远的改变了我们的命运。在这些飘飘渺渺的光阴里,心里有想念的人,生命就不再是那么寂寞的事情。
下午。
窗外阳光晃眼。
烧水泡茶。听一些很老的歌,读一些很旧的书。
重读《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以及故人的文章集子。对于当今的读者来说,也可以说是我们对于百年前的中国之回忆。那时候的人怎么念书,怎么治病,怎么生,怎么死,很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一百年过去,很多事情变了,也有很多事情还是那样。
那时候的人怎么读书呢?鲁迅的经历非常典型:小时候在家里背书识字,稍大一点,进私塾,之后考学堂。那时候的中国教育开始分化。有传统的旧式学堂,照例还是念四书五经,走八股文科举考试的路。那在当时仍然是主流的道路。
还有一派,是新式学堂,科目里有算术,英文,法文之类的西学。在传统保守的人眼中,这新派学堂倒是前途黯淡的,是穷苦人没有出路才做的选择。那些饱读圣贤书的人还能用《四书》里的句子来嘲讽这些新学堂。
鲁迅这时候是已经家道中落了。
他去了南京的一个新式学堂,免学费。后来不久又考去了矿路学堂,学一些新鲜古怪的地学、金石学……他还下过矿洞,见过几个矿工“在这里面像鬼一般的工作着”。幸亏后来官方有五个去日本留学的名额。他当然是考上了。要不然,中国历史上多一个脾气很坏的矿工也未可知。
民国时期的文化人大多有留学经历,分两派,要么去日本,要么去欧美。章太炎,梁启超,鲁迅,李叔同,这些是混日本的。蔡元培,陈寅恪,胡适,徐志摩,这一帮是混欧美的。总而言之,西风东渐了。西方的东西,在那时强烈的冲击着古老的中国。
我们这代人,多少也受过鲁迅的累,背过不少他那半文不白的文章。《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少时都读过的。最熟悉的当然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知道现在的学生课文还有没有了。
阿长,就是长妈妈,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这长妈妈看来干活也不怎么尽心,照顾孩子也有些大大咧咧,往床上一躺,摆个“大”字,常常把迅哥儿给压在床角边上了。不过长妈妈给他带回来一本《山海经》,这使得他非常快乐,因此在文章结尾处祝愿长妈妈的“灵魂得以安息”。
绍兴的百草园,我是去过的。那里现在是鲁迅故里纪念馆。里面有一些旧房子,有一片小园子,一些杂草,一颗大树。也不知道是不是鲁迅当年捉蟋蟀、翻何首乌、冬天落雪时捕鸟的那个园子。那杂草里是否有长妈妈所说的“美女蛇”?那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妖怪,长着一颗美女的脑袋,白天趴在墙头,喊人的名字,谁要是答应了,夜里就要来吃这人的肉。
鲁迅先生总结道:这件事给人的教训是,如果有人叫你的名字,不要随便答应。
你看,王小波叫了一声“李银河你好哇”,李银河没能忍住,答应了,结果四十年后还要想念他。
2018/10/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