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的力量来自于坚持不懈,我们的读书会也秉承着这样的精神砥砺前行,当我们对内容迷茫的时候,程晓霞老师会告诉我们:“一本书,读完三遍才会找到感觉”,她总是这样给我们鼓劲儿,我们的姐妹们,相互加油,相互取经,一起抱团成长。
今天,读书时间到喽!
《爱弥儿》读书会之六阅读内容:《爱弥儿》之六:对于中国教育的意义。
领读者:杨朦朦老师(一直背后默默为我们付出的小老师)
重点呈现:
卢梭对于欧洲教育的影响,曾有人这样归纳:
从智育上强调:
1、尽可能地让儿童从经验学习。
2、尽可能地让儿童看到所学的用处。
3、语言的学习不要超越儿童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4、不要让他面临超越其能力的问题。
在性格教育上强调:
1、不要命令儿童,更不要以威胁来命令儿童。
2、不要让他认为他可以随意役使你,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去帮助他。
3、认可他以自我为中心,不要因此而责备他。
4、不要惩罚他,让他自己承受做错事的后果。
5、不要求他流露不不理解的感情,如感恩。
6、不要让他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牺牲了他自己。
7、尽可能地延迟性欲的出现,尽可能地延迟与性相关的激情的出现。
康德指出: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则完成了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在外世界的秩序与规律,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
卢梭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1、大国崛起,首先应该是自由人和自由人教育崛起,同时也应该以此为目标。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发展是一切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卢梭的“童年的发现”和“儿童中心论”对于我们这个讲求“少立大志”、“少年发奋”的教育文化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3、批判的声音:有人把卢梭视为极权主义者,还有人认为他歧视女性,批判他的女子教育。
4、也有人认为: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存在,那么,即使是其他所有的教育文献都消失了,教育学的理论和现实也不会受到影响。
《爱弥儿》读书会之六课后分享:
我:《爱弥儿》是一本值得我们多读几遍的好书,卢梭的教育理论值得我们学习。
其木格老师: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行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似乎我们追寻的很多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这些问题给我们指出了方向和目标。也让我们从源头上知道这一切源自谁的思想主张。
赵淑娜老师:
怎样把卢梭的教育思想实现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教育的公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可以让我们聆听老师的教导,如果从教育自由人来说,班级教育存在弊端,而现在又不能发展一种比班级更好的形式,只能在班级教育中发挥其个别教育。以现有的模式尝试改变一点点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至于孩子将会是什么样,有时我们也可以尊重孩子的自然性。
云慧老师:
卢梭重视儿童的自然天性及消极教育,加强对孩子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对儿童劳动教育的重视,对我们的教育都是有积极影响意义的。
霍月英老师:
萌萌今天的分享有感于两点:1、卢梭强调尽可能地让儿童从经验学习。2、卢梭的童年的发现和儿童中心论。对于我们这个讲求少立大志,少年发奋的教育文化来说,也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我觉得国人中少年老成和成人拒绝成年的现象。就与我们教育中漠视和扼杀童年有关。
杨朦朦老师:
读完整段自由人的教育,我是这样理解关于卢梭培养自由人,他所谓的自由并不说是随意任性,也并非出离世俗,而是一种不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有的自由之心。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不自由,那他不管到世上的哪个角落,都是不自由的;但若是心中自由,那他不管处在怎样的繁杂世界中便都是自由的。这不仅对于我们,对于教育学生都是一种启发,由心发出的自由。
赵艳霞老师:
三点教育观感触深:1、尽可能地让儿童从经验学习。2、不要让他认为他可以随意役使你,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去帮助他。3、不要让他为了成为你所希望的人而牺牲了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