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是美国心理学家Marshall Rosenberg博士的著作,从1960年代初开始,他发现了一种解决人际交往冲突的沟通方式——Nonviolent Communication,即非暴力沟通,依照这种方式来与人交流,能够使人们的沟通更高效,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谐相处。
作者Marshall开篇就给我们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观察:留意发生的事情 感受:我的感受如何 需要: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请求: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作者举出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成功引导孩子把脏袜子收起来的案例:
母亲看见自己儿子的脏袜子堆在咖啡桌下和电视机旁,一般情况下,母亲可能会对儿子苛责道:
“你看你,脏袜子到处放,赶紧把你的脏袜子收起来!小心下个月零花钱没有了!”
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母亲想要儿子保持整洁的愿望很难得到满足。
而通过使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母亲可以达到这个愿望:
“孩子,我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边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中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这句话包含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观察:“我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边的三只”
感受:“我不太高兴”
需要:“因为我看中整洁”
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使用非暴力沟通,能够专注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鼓励我们去倾听和理解他人,表达自己的愿望,而不是采用指责谩骂的方式来对他人进行批判,后者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还会引起冲突。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采用体罚的方式,例如打骂、威胁,在短时间内,这可能可以使孩子听从父母,但长远看来,这也是在“以身作则”地鼓励孩子用暴力来解决问题。
采用威胁和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往往会获得人们的敌意,彼此的关系也会疏远,试图通过惩罚和威胁来改变别人的行为,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此外,作者讲述了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让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并解释了人们蒙蔽爱的几个原因:
道德批判
进行比较
回避责任
强人所难
在一些情况下,人们习惯了二元论的思维方式,常常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人们倾向于围绕着人进行道德批判,把冲突归咎到对方身上,认为对方是个“坏人”,以合理化自己接下来的种种行为: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
Marshall在第10章“充分表达愤怒”中讲到,非暴力沟通主张正视愤怒:
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人难免会有愤怒、怨念的时候,我们之所以愤怒,是我们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通过充分正视愤怒,专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不再分析别人犯了什么错,将更有益于我们的生活。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约200页,简短易懂,我在豆瓣标记了5星。它教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沟通交流方式,读完这本书,学习到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后,接下来就是长期践行的过程,相信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受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