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21014《交际语境下的教材作文课程重构》

20221014《交际语境下的教材作文课程重构》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2-10-13 17:10 被阅读0次

“《请假条》 朱老师,由于我的外婆去世了,明天埋,我想回去陪葬。”

看到这样一张请假条,我想大家都会犹豫不决,是写同意,还是不同意呢?

确实孩子们写作文,学表达,但是一用到实际中就不那么熟练,甚至还会出现致命的错误。写作应该基于生活,用于生活。

我们教材中也有很多应用文的写作,通知、请假条、留言条、研究报告、观察日记、书信……但是这些是呈螺旋上升的,没有一定的体系,学完就不能再重复练习,学生学习这些只能像猴子掰玉米一样,边学边丢了。

怎样把这些分散的应用文统整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张祖庆老师创建了“一次城乡异地通信和毕业纪念册设计”两项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习作,自然而然就达到了练习写作的目的。

特别是“城乡异地通信”这个活动我特别喜欢,具有可操作性,在写作内容这一块,老师有“通信写作菜单”,有自学内容和规定素材,规定素材里边有“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我”“我们班那些明星人物”“老师众生相”“介绍一本非读不可的书”“欢迎到我家乡来,学习美食,美景”这些既和通信内容合情合理,又和学生的习作写人、写读后感、写事,写景结合,很好的辅助了教材习作。

对于教材上“交际语境的脱落与重构”,也就是很多习作是学生文本完成了,写作就结束了,学生写作文纯粹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习作这样的状态。张老师倡导“未来的写作教学要从文章中心向读者中心转换,从交际语境的重构出发,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写作过程中训练写作能力。”

我们可以怎样做?我提炼出了张老师这个非常有用的方法——“添加语境”。就是针对教材上不太清晰的写作要求,把它添加一些相关的写作要求,或者写作内容,让学生感觉我写的这一篇作文有用、是写给谁的?自己知道,那自然而然就能写出真实的东西了!比如写观察日记,我们可以给学生规定的素材:观察什么?什么时候观察?要什么工具?要做什么记录?设计一些观察量表,让学生写出观察过程中的趣事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在具体的真实的语境中来完成习作,就感觉习作不会那么难了。

确实是这样,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有较远的视野,对学生习作素养的提高负一定的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21014《交际语境下的教材作文课程重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jc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