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翱刚正无私为国家
王翱长期担任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长,负责为国家选拔干部,多年来他忠于职守,严格选拔人才,吃住在单位,从不回家,他坚持原则从不以权谋私,即使自己的女婿请调也不答应,堪称铁面无私矣。
王翱担任吏部尚书的时候,绝不接受任何人的请客或私下见面,长期住在直庐,每天忙于工作。每次选拔人才,即使再晚他都要亲自查验所选人才的全部情况,生怕有所闪失。而且选人的时候绝不让当事人知道自己在选,防止请托送礼。景帝知道王翱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帮助他在老家建筑一幢住宅,并照顾他的孙子进入太学。但是王翱告诉孙子,你就不要去做官了,以免挡住贫寒子弟的升迁之路。
他的女婿在京城郊区上班,经常跑很长的路上下班很辛苦,他发牢骚对自己的妻子说,你爸爸在吏部当官,一句话就解决我的工作问题了。妻子动心了,向自己的母亲提出调动丈夫进入城里。母亲向王翱提出这件事情,谁知王翱大怒,扇了她一记耳光,并把桌子都掀翻在地,扬长而去。母亲的脸部被打伤,从此再也不敢提起这件事情。
有一次视察辽东军务回来,有一位太监很看重王翱,进献几颗珍珠,王翱无法推脱,因为对方说是皇帝的意思。等到这个太监去世,他就把珍珠还给太监的侄子。
封建社会官员或财主娶三妻四妾属于正常现象,他的妻子为他娶了一个小妾,过了半年才敢告诉他,他愤怒地说:“你为什么破坏我的家法!”立即准备好礼金财物退婚。但是这个小妾很有情义,绝不再嫁。王翱去世还来奔丧。她在王家养老送终。
王翱,字九皋,河北盐山人,永乐十三年的贡士。朱棣准备定都北京,选拔一批北方人作为储备人才,得知王翱中选很高兴,举办宴会宴请王翱,并提拔为大理寺左寺正。
朱高炽即位,宣德元年因杨士奇推荐,晋升御史。为此他积极建言为国分忧。当事官员犯罪不问轻重都是搬砖赎罪,完了还可以继续做官。王翱提出对贪赃枉法的官员,除了赎罪不允许继续做官,皇帝依从。他巡视四川,还及时建议都督陈怀应该就近松潘驻扎,彻底解决松潘异族叛乱。并提出让犯罪人员运粮解决军队粮草供应。
英宗即位,提拔王翱右佥都御史,与都督武兴一起出镇江西。惩贪抑奸,民众敬畏。不久回院。过了一段时间松潘都指挥赵谅逮捕国师商巴,抢劫其财物,与同官赵得诬陷商巴阴谋发动叛乱。商巴弟小商巴愤怒,遂聚众剽掠。朝廷命王翱和都督李安以两万人出征。王翱把商巴放出来,安抚之,并招安小商巴,事遂平。商巴恢复国师称号。众人称善。
正统七年冬,提督辽东军务,因军纪松弛,将士毫无斗志。王翱到任把失职军官全部问斩,将士惶恐磕头,表示愿意效死。并亲自巡边,修缮山海关至开远的长城,疏浚沟堑。五里一堡,十里一屯,烽燧想接,保证战时警报及时传达,确保边境安全。并救死扶伤,问寒问暖,将士大悦。并开展屯垦增收节支,军队供应充足。
八年期满,晋升右副都御使。十二年,与总兵曹义出塞,进攻兀良哈,斩获百余级,获牲畜近五千,进右都御史。景泰三年召还掌都察院事。易储,加太子太保。浔州、梧州瑶族叛乱,于谦提出要派遣一大臣监督军务,并命令王翱为两广军务总督。王翱是首任两广军务总督。
天顺元年王直退休,王翱接任吏部尚书。石亨排挤王翱,但是宰相李贤力主留任。等到石亨等人排挤李贤,又是王翱力保李贤。两人相互支持,为此两人相得甚欢。英宗用人必定咨询李贤,李贤每次力荐王翱,王翱得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英宗眷顾王翱,每次召见不直呼姓名,而是尊称先生。但是王翱年龄八十多了,年老听力衰退,生怕遗漏圣谕,为此每次汇报情况,都让侍郎谈伦跟随自己,随时记下皇帝指示。英宗不认识谈伦,问这个人是谁,王翱说:这是吏部侍郎谈伦,年轻有为,诚实可信,我让他帮忙记录圣上讲话,这样不至于遗漏。
有一个主事曹恂,外放江西参议,因病归还,王翱命令以主事职务退休。但是曹恂觉得吃亏了,等候在王翱上朝的门口,王翱出现,曹恂揪住他的衣领,扇了两记耳光。曹恂下狱。但是王翱提出曹恂的确有病,算了,不必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人们纷纷称赞王翱有肚量。
内阁首辅李贤称赞王翱已经做到皋陶九德有其五:乱而敬,即聪明能干而敬业。扰而毅, 灵活坚毅。简而廉,坦率廉洁而节制。刚而塞,刚强而务实。强而义,勇敢而又合道义。
但是人无完人,王翱颇为固执,部里曾经选拔一批贤良方正、经明修行、山林隐逸之士,王翱只选取寥寥几个人,占总数的百分之一还不到。因为英宗偏重北方人士,王翱固执地认为只有北方人质直雄伟,可堪大用。不怎么看得上南方人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