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父母在,家就在,很庆幸年近半百的我父母双全。母亲生我兄妹四人,我上面是三个哥哥,且都比我大很多, 用现在的话说:无疑我是个投胎小能手!
时光就像指间握不住的流沙,转眼我到中年,母亲已过八十,我的孩子也快大学毕业了,父母儿孙满堂。母亲那个年代人的生活方式总是成为我和我孩子谈话的笑点,其实就是反映三代不同时期人的生活观念大相径庭。
最近发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让我和孩子谈了一整晚,也把母亲的点点滴滴回忆了个遍。“意想不到” ,是因为母亲一生不是特殊情况,根本不会主动到哪里哪家过一夜的,没想到前不久还来我这住了两天!记得那天下班,母亲就已经到我家了,看了我回来,马上迎了屋外,说:下班啦,我叫你大嫂带我来的,把家里的菜拿些来了,有青菜、干肉、咸菜。我一眼就看到了厨房地上的一大袋菜。她又说:听说上次你二哥带菜把好干肉弄丢了,这次我想还是自己送来。我接过话茬:你亲自押运哦!我和哥还商量了不和你说丢菜的事呢!要让你知道了恐怕舍不得了要叨唠上一年半载的。这次母亲的反应相反,安慰起我了,说算了,丢了就丢了 ,也不说二哥了。还小声告诉我,过年她女婿给她和我父亲买的两袋参给大哥大嫂了,(偷偷的爆料一下:母亲很久以前是最偏心的,不喜欢她的大儿子,这话不能说的哦!)我笑了说母亲怎么这么明智了 ,了不起,值得大大的表扬,表扬,表扬!(重要的话说三遍)。母亲一生节约持家,婚后每次回家,她都叮嘱我不要乱花钱啊,工作要认真啊,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啊……(母亲清楚我啥德行),以前的我总觉得母亲絮叨的太啰嗦,厌烦。现在觉得母亲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可爱”!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母亲因担心她家里养的两只老母鸡没吃的,不相信她大儿子能开得了她编制的那个鸡窝门,即使打开了,她养的鸡应该特别的调皮好动会越门而出,跑了,鸡蛋久了不捡起来会被鸡踩破的,……等等的担心,我想,你老人家还是回去吧!
是夜,我和我的孩子就谈及母亲。她说外婆怎么那么呆不住,难得下来一次,腿又不太好(前两年腿做了个手术),那么一大把年纪,来回不容易 ,过年的气氛也还在,怎么就不能多住几天。孩子小时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有着很深的感情。说着说着,又把我的母亲一些有趣的事复述回忆一遍:家里每个孩子恐怕都“享受”了母亲独特的洗脸方式,母亲一个大巴掌完全捂住我们小小的整张脸,把毛巾死劲的擦洗你的耳后、脖颈,那个疼哦!要命!不过母亲打理出来的孩子一个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我们农村的许多孩子 ,小时耳后啊,手背啊,大都一层厚厚的污垢,我们经过母亲每天的洗漱脸也见的人,手也见的人。还有一件特别有趣的事 ,每每说起,我和孩子都不禁捧腹 ,其实也折射母亲那个年代人是多么的节俭!有次和孩子去老房子 ,那是母亲带我们几代人长大的旧居,母亲的房间放了一个老式柜子,还落了把锁,多年来我们这些不食烟火味的人是不会注意的,那次我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非要母亲打开了看看,还调侃说里面锁了什么传家宝贝 ,是不是她出嫁时我外婆给的东西,是的话以后要传给我,我传给我的孩子,我孩子也在一旁叫嚣了要看。母亲终没拗过我俩,拿出钥匙打开柜子,不看还好,就保留好奇吧,就异想天开吧,就天马行空吧!一看,我和孩子笑弯了腰,笑到肚子疼,眼泪出。里面装了一满柜折了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用过的袋子,有装米的、我们在街上买东西装东西带回来的,过年过节买菜装菜的,她都洗好晾干,然后锁到柜里,说留了孩子们放假啊 ,平时回来啊,带家里她栽的菜,家里养的鸡下的土鸡蛋,亲戚串门也用这个袋子装点回礼之类的,省的要用时这里也没有,那里也找不到。我见过村里老人都喜欢捡袋子,收袋子,没见过像母亲这样洗了干干净净的,折了整整齐齐的,还锁了柜子里!我叫孩子看着哦,学了点!
贯穿我和孩子生活的母亲的事还很多,有机会我一定一一记来。随了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格外的依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嫁多年的女儿也一定是母亲永远放不下的思念。
母亲大人 ,今天我很想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