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站在深井边望着井底,喃喃自语:“十三,十三......”
旁边路人问他:“什么十三?”
看井人还是望着井底:“十三、十三。”
路人好奇,也伸头往井里看,看井人一脚踹了过去,路人掉进了井里。
看井人又开始数:“十四、十四......”
这不只是个冷笑话,在现实的职场,有多少小白都被领导当成了工作失误的替罪羊,一脚踹入井底;甚至还被领导讥讽,你咋那么笨呢,都第十四个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075/1d7376d7989cd603.jpg)
那如果换成你是员工(路人),你又该怎么办呢?
-1-
《可复制的领导力》提到改善人际沟通的“沟通视窗”,又被称为“乔-哈里视窗”,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四个区域:公开区(象限)、隐私区(象限)、盲点区(象限)和潜能区(象限)。
员工(路人)之所以被看井人踢进了深井,就是双方信息沟通得不畅,甚至几乎没有沟通。让我们从这四个象限出发分析员工如何改善沟通、培养领导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075/e66920265e946190.jpg)
-2-
公开象限就是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区域。
假设员工和看井人是亲戚、是老乡、是同学、是熟人,看井人会一声不吭地把路人踢进深井吗?路人和他们的根本区别就是:路人关系二者就几乎没有公开象限,其他关系二者的公开象限会很多。
领导力就是能够快速找到与别人沟通信息上的交集,并用最简练、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在职场中,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扩大和别人的公开象限,多了解别人,多推销自己,与别人处于同一频道、达成共识,这样才能开始高效的工作。
-3-
隐私象限是指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区域。
隐私象限包含:不可告人的、不好意思说的和忘了说的三种秘密。对于员工,就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疑问和特长,不要像路人那样,把所有信息都闷在心里。职场中的领导力就是通过不断地自我揭示,减少隐私象限,扩大公开象限,达到信息共享的局面。
-4-
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区域,是盲点象限。
作为上级的看井人很容易陷入了“知识的诅咒”,即觉得自己已经交代得非常仔细了,或者觉得下属应该心领神会啊,有些东西显而易见的,还需要说那么明白吗?但员工实际根本没有领会,交付的工作成果当然不是管理者想要的。
对于盲点象限,领导力就是通过请教(有效提问)和反馈(有效聆听),去了解盲点区的信息。具体来说,管理者可以通过五遍法布置工作,员工也可以用五步法接受工作。
第一主动询问任务、认真聆听并做好记录;
第二步复述一遍;
第三步说出你理解中这次任务的目的;
第四步说在过程中碰到什么意外,你会请示;
碰到什么意外,自己可以做主;
最后一步说这件事自己做的话,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5-
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区域是潜能象限。
潜能象限最大的问题就是双方的信息为零,但这提供了一个机会,就是双方可以对谈,在交谈中沿着正确的方向就能挖掘出有价值的未知信息。我们可以通过GROW模型提升领导力,G代表目标设定,R代表现状分析,O代表方案选择,W代表意愿,该做什么、何时、谁做以及这样做的意愿。
即使看井人没有思路,员工路人可以和看井人一起坐下来进行充分地挖掘,找到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
![](https://img.haomeiwen.com/i6011075/4cf17f4da09ee02a.jpg)
因此从员工(路人)角度,也可以管理、也可以提高领导力,实质就是不断减少隐私象限、盲点象限和潜能象限的区域,同时扩大公开象限的过程。
《可复制的领导力》,作者樊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教授,是樊登读书创始人,目前樊登读书会员已超过三千万人。樊登消化吸收了数十本国外经典管理书籍,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推出了广受欢迎的“可复制的领导力”课程,这本书浓缩了他一般需要三天课程的精华。
领导力,人人能学习,人人能复制。
从员工角度,掌握了人生的四种沟通形态,可以帮助自己跳出职场陷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