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前四棵树,有叶无叶各分景。
哥哥弟弟下楼玩,揭来棉布包树身。
大儿问:“妈妈,树身有伤,吾包之,能复原乎?”
母笑笑,心感儿善。答曰:“有人爱之,几日便复。”
儿揭之,大喜:“较之前几日已大有改观,吾续护之。”
弟仿之,揭之又护之。
院内四树,新栽之。有子护之,期树身之疤痕消失,母心有镜,不忍照之。儿言善行,期树之生命由皮而莊。
夏日炎炎,晚间难眠。兄弟辗转,望空调大呼:“热煞人也!”
母见状,无动于衷。儿无奈:“娘亲,吾有一法,不知可否?”母喜:“有招托出,欢迎之至。”儿曰:“地板凉爽,净乎?有褥铺之,凉乎?”母允。
大儿顺之,直呼舒爽。小儿见状,遂仿之。大床正中,俩儿各守其一边,母听闻兄弟喜凉而安之,欲入眠。
又见兄弟忽上忽下,板硬难挨,母窃笑之。
弟曰:“母亲大人,今日吾有进步否?”
未待回复,继而接语:“吾今日之进步在于独立,汝胳膊不复抱之。”
母喜,正欲入睡。儿忽翻身上床,抱胳膊继而睡之。
奈之我何?无以观复。效之仿之,喜之乐之。
楼前那两棵树昨日接儿放学,哥哥一起。
车辆起步。
“儿啊,咱们去菜市场吧?”
“妈呀,咱们去超市吧?”
“市场不去,超市不去,咱们去玩具店吧!”
大家看到了吧,三个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
沟通无效,此局面需挽回。[偷笑]
最终,哥哥说服了我们,按照他的想法去了超市。在超市结账时,发生了一件事。哥俩一人一辆购物车站在结账通道,一阿姨手里拿着两张四十元抵兑劵,购物车里两个四十元的产品,希望我能把产品给她带出去。结果是我这边也有抵兑劵,所以没帮到她。
回来的路上,大宝问我那个奶奶是什么意思?
我给他讲了三遍他才明白。
这个四十元的劵必须是购物满一百二,才能使用。而我们的结算价格足以使用这两张劵,如果帮了阿姨,那么就相当于她白白从超市拿出来了八十元产品。
“妈妈,那不就是偷吗?”
孩子说这就是“偷”,我说这不是“偷”,而我又不知道这叫什么。
“她为什么不自己买240元产品呢?”
是啊,我也有点怀疑自己的世界观了。她为什么不自己买呢?她的行为到底如何定义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