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拆解:佳蕙|编辑:梓岩妈妈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接纳孩子》,作者是儿童教育专家小巫,帮助妈妈洞察孩子的心理,与孩子快乐沟通,给予孩子切实有效的成长指导。
全书从儿童安全感、自主意识、认知模式、社会交往、规则规范以及性意识剖析,六个部分来解答父母关心的话题。
让家长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秘密,每天改变自己一点点,接纳孩子一点点,让孩子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今天的阅读目标是原书第一章关于安全感的前6个话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1-怎样给孩子安全感
人的生命需要牢固的地基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这个地基是在人出生之后头几年建筑起来的,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身心健康。这个地基的名字叫做“安全感”。
对于儿童来说安全感就是对世界对人间的基本信任。
儿童必须怀有这样的信念:“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赖的。”才能获得生存的动力、勇气和毅力。
儿童最初的安全感来自养育者。
养育者(主要是母亲)对孩子需求的反应必须是及时的、可靠的、始终如一的、预料当中的,儿童才能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可靠的、善良的,同时儿童也在自我规范当中建立对自己的基本信任。
父母怎样给孩子安全感:“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艾尔菲·科恩)。
怎样判断一个孩子安全感好不好呢?
安全感稳固的儿童特点:他们不随意冒险,不在马路上乱跑,每到一个陌生之处不会一下子闯进去,而是沉稳地观察环境,慢慢地融入。
他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依恋式独立,他们很自信,不怕犯错和失败,乐于分享与合作,不以竞争获胜或物质占有来定义自身的价值,不怕不同意见,不刻意逢迎。
安全感缺乏的儿童表现:他们要么过度怯懦,要么胆大妄为,不顾自身安全。他们要么过度黏人,要么过度独立;他们不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而是依赖他人的帮助;他们迷恋物品,渴求物质满足,离开慰藉物就六神无主、寝食不安;他们不敢参与竞争,或者不能接受失败;他们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见,而是要求大家必须跟他意见统一。
2-分离焦虑来源于父母内心
相信妈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早上离开去上班,或者外出之时,孩子都回哭闹不止。
就会怀疑自己,“我原来觉得我宝贝的安全感应该建立得挺好的啊,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平时上班,其他时间都是和他在一起,连晚上睡觉也是我带。”怎么还是会这样呢。
一岁左右的幼儿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这是他们情感和认知发育的一个里程碑,是必经阶段,是进步的表现。他们在这个时期对时间的概念还很模糊,不能预见未来,往往认为暂时看不到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这种分离既带给他们兴奋,也带给他们恐惧和焦虑。
他们迫切地需要确认:无论离开多远,妈妈仍然是爱他的,会照料他、 保护他。
如果父母离开,宝宝会误以为爸爸妈妈会消失不再来,因此出现分离焦虑。
宝宝能否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则取决于家长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任何家长都深知产假结束后开始上班的日子,跟宝宝道别是最令人揪心惆怅的时刻。
但须意识到,怎样做才是有利于宝宝成长的。
如果爸爸妈妈欢快地与宝宝道别,说完再见后干脆地离去,宝宝在一开始肯定会哭闹,但是日复一日的道别仪式和父母畅快的态度,以及在一定时间之后父母肯定会重现。宝宝也渐渐学会平静快乐地向父母道别,今后和自己依恋的人道别的场面还很多呢,这只是最初的练习而已。
孩子的状态往往是成年人内心状态的镜像,成年人内心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是什么样子。
成年人忍受不了与孩子暂时分离,孩子就会哭闹不停,因为哭闹满足了成年人内心的需求,给他们一个理由不跟孩子分开。而在和孩子道别时,孩子的哭闹会撕裂成年人内心深藏的伤口,也许父母在幼年时经历过跟亲人分离的伤痛,甚至感受遭到遗弃,所以今天才会如此难以忍受和孩子的分离。
3-黏人是儿童迈向独立的第一步
一直以来,哈林属于比较不黏人的小孩,14个月以前,他可以自己玩上一会儿,不需要大人陪。 但是最近有些不对了,哈林开始黏人,早上醒来就有点哭腔地找妈妈,因为哈林是自己睡小床的,靠在我们大床边上。 要是哈妈不回应,估计撑不了几秒就要哭了。 应了他,也要马上起来把他抱到大床上,否则还是照样哭腔十足。
已经连着两天了,晚上睡下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突然醒了就哭,然后要妈妈抱。这时爸爸抱也不管用了,一定要妈妈抱着。平时白天出去玩多久,都不会想妈妈,都不会主动提出要回家的,这两天小家伙玩到一半,会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要回家,然后要妈妈抱,如果妈妈不及时出现,就耍赖一样在垫子上哭天抢地的。
为了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哈妈觉得自己算做到尽量陪孩子了,不过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哈妈每天都会跟家人处一会儿,让哈林自己跟保姆在一起玩,因为哈妈也是从书上知道,不能把自己的时间全部分享给孩子。对前面碰到的情况,哈妈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这是哈林缺乏安全感所致,还是哈林恋母的敏感期到来所致。
14个月的孩子的确处在黏人的阶段,他们学会走路了,身体上的自由带来精神发展的飞跃。
黏人是所有人类儿童迈向独立的第一步。
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与父母(尤其是第一抚养人母亲)分离,给宝宝带来既高兴又害怕的感觉。
黏人的阶段就是宝宝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
宝宝需要确认:即便我跟妈妈不是一体了,妈妈仍然无条件地、一成不变地爱我。父母需要在每一天生活的细节中,无数次向宝宝证实:“我爱妈妈!”这种反反复复的确认和证实,满足了宝宝内心对父母依恋的需求。只有这种需求得到完全并充分的满足后,宝宝才能真正地走向独立。
这个时期,妈妈需要耐心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宝宝。
这是一种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换来的是宝宝一生幸福的基础:安全感。
庆幸宝宝的依恋对象是自己这个当妈的,而不是别人,更不是物品。
如果宝宝是从其他人、东西,或者从吃手那里寻求安慰,这说明宝宝的依恋模式出现了问题,他对母亲不够信任,他不相信母亲是可依赖的,是可以提供帮助和保护的,也许他害怕母亲会拒绝他。
依恋模式出现问题,会导致宝宝缺乏安全感。
妈妈们不要对孩子的黏人表现出不解、 不快、 不乐意的情绪,而是高高兴兴地多陪陪孩子,尽情享受这一转瞬即逝的时光。
3-怕生值得庆贺,认生不是错
女儿17个月,非常认人,或者说是怕生,我不知道认人和怕生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总之,绝对不让陌生人接触,尤其是男的,刚接近她或者和她说话,她立刻就转身。她熟悉的人带她不会这样,但是有熟悉的人带着,陌生的人来接触她,她也不要。这种情况是她很有安全感?还是说她根本没有安全感?
宝宝认人或者怕生,跟安全感是否牢靠没有必然的关联,而是儿童发展的必经阶段。
很多时候,幼儿抗拒陌生人,不仅是跟他们自身的怕生有关,也跟陌生人对他们的态度有关。比如未经允许触摸孩子,拍头、拧脸、胳肢、抱起来,大惊小怪,高声评论,要求孩子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什么的,或者没头没脑地对孩子提问:“几岁啦?会背唐诗吗?唱个歌呀?”作为成年人要摆出好的态度,估计都很为难。
首先,不要给孩子贴“认生”“害羞”“胆小”之类的标签;
其次,无论陌生人跟我们如何熟悉,都不要敦促孩子马上消除戒备,更不能要求孩子见到谁都落落大方地打招呼,我们自己以身作则,对所有人都有礼貌,孩子会模仿我们的态度和行为。
另外,多带孩子去户外,带孩子跟其他人一起玩儿,见识多的孩子不会过分认生。
5-要不要上寄宿学校
我想请问一下,一个6岁的小女孩就可以离开父母到其他城市里读书吗?当然她读的学校是封闭的。因为那里可以给她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对她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她的性格很活泼,非常开朗,这对她有影响吗?
简单地说,我坚决反对儿童离开父母就读寄宿学校,无论这些寄宿制学校能给孩子提供什么奢华舒适的环境以及高等优越的学习条件。
孩子最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怀抱,是在父母身边快乐地成长。
父母最最需要的,是亲手抚养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爱会支持着他们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甚至在父母已经逝去之后。
无论表面上多么活泼开朗的孩子,幼年期离开父母对他们的心灵来说都是一个重创。
大家对寄宿学校出来的孩子有一种误解,以为孩子看上去阳光开朗、独立成熟,甚至认为这是寄宿的好处。然而,寄宿给一个人造成的伤害,并非立刻显现。
事实上,儿童被迫深藏自己的感受,过早地形成坚强独立的外壳,对他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都是一种重度的损伤。寄宿给一个人造成的损伤,可能会在这个人结婚之后,尤其是生养孩子之后,才初露端倪。很多父母忍受不了孩子的哭闹,忍受不了跟孩子分离,对孩子过度依恋、过度保护,究其原因,恐怕童年时期都曾经遭遇过亲人有意无意的“抛弃”。
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对于孩子一生的幸福而言,一时的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
我的女儿快8岁了,上二年级。老师说我女儿个性太强了,吃不得半点亏,跟小朋友发生矛盾时,不但动口,还会动手。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但她反应太过了,太计较,从不谦让,决不委婉,太直了。批评她时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可之后又故态复萌,不改正。因为她是住校生,所以回到家也没发现她这方面的问题,这种性格以后在社会上肯定会碰壁的,我该怎样帮助她呢?
孩子的问题恐怕是寄宿引起的。她内心缺乏足够的安全感,所以表现得不能忍受挫折。能明显地看出寄宿对她造成的伤害。
首先,她积蓄了很多愤怒,无论哪里有一个出口,就爆发出来。和同学产生矛盾是一个很好的宣泄口,她内心的一腔怨愤一泻千里,她自己根本控制不住。这些愤怒的来源就是她潜意识里感到自己被父母抛弃了,她不敢对父母公开表示怨愤,她可能都无法意识到这些怒气的对象其实是父母,因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一切作为都是无比正确的。
其次,她容忍不了别人和她产生矛盾,因为缺乏父母的爱和接纳,她不能爱自己、接纳自己,也就无法接纳他人。
孩子和父母拥有良好的亲子互动模式,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转而接纳他人。
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孩子会将与父母的互动模式带入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当中。
孩子与父母关系亲密而温馨,孩子与他人也会和平相处。
如果父母拒绝与孩子结成亲密的关系,孩子则会以冷漠、拒绝和攻击性来对待他人。
跟父母不亲密的人,会害怕与他人产生亲密关系,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承受了伤害,就变得害怕亲密关系再次伤害自己,并且在内心和行动上都披戴上坚硬的盔甲,令人难以接近。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给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应对分离焦虑期,无论是学龄前的孩子还是刚上学的孩子,都渴望和父母成为最亲密的人,不要拒绝孩子,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吧。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育儿,共同成长,妈妈向上。我们明天再见。
◆ ◆ ◆ ◆ ◆
辣妈育儿新知,妈妈共读育儿书,健康养育,妈妈向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