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法国文学、德国文学篇(书中第36讲)
先介绍一点路易王的由来,传说法兰西王都用「路易」,最著名的是路易九世,称神圣路易,路易十二也著名,15世纪登基,政治讲仁慈宽恕,被称为「人民的父亲」。接下来是路易十四,好大喜功,由他建成今日所见的法国。至路易十五,伏下后来法国大革命远因。路易十六,位至18世纪末,大革命时,与皇后一起上断头台。
18世纪法国文学正值路易十五。 西方讲严密统治均提路易十四、十五。
孟德斯鸠,思想家,博学多才。 游历欧洲各国,回来后出名著《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成为今之民主国家立法之根本。三权分立就是他提出的,今人研究法律,都要研究孟德斯鸠。文学上的建树是散文《波斯人信札》,假托信讽刺法国政治,提出自己的理想。 孟德斯鸠头脑、心肠、才能三者平衡,他能持久的执著于自己明朗的心情。法兰西的传统,明智, 孟德斯鸠特别明智。
伏尔泰,小孟德斯鸠五岁。 历史、哲学、剧本、诗共72卷。他的长处是讽刺、嘲弄、锐利不可抵挡。
18世纪产生新观念、新知识,反抗暴政,反迷信, 这种直到今世的新观念,都在《百科全书》字里行间。 这伟大的工程是狄德罗完成的,完全由他的智、仁、勇完成。 狄德罗写过剧本、小说,也是哲学家。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他的姓名和《百科全书》永远连在一起。伏尔泰、布丰都是此书的撰稿人。书中的反抗性、叛逆性很强,越写越露骨,后来只得秘密出版。 狄德罗是知识的传道者,不信神,认为只有知识和道德能拯救人类, 这一点他比伏尔泰、卢梭更彻底。狄德罗精力旺盛,还翻译过许多名著,自己也有创作,文笔很好,如《拉摩的侄儿》。狄德罗还是舞台和绘画艺术的批评家。
博马舍,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塞维利亚理发师》。
让·雅克.卢梭,《忏悔录 》的作者。 伏尔泰重理性,卢梭重感情,主张回归自然、原始,两人都不太平。 卢梭37岁成书《论科学与艺术 》 ,发表野蛮人比文明人更高明的观点,成名。又成书《新艾洛绮思》,提倡感情至上。十年后,发表《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有小说《爱弥尔》。《民约论》是政论,被称为革命的圣经。 卢梭说,「人生来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文学上的位置就凭他一部《忏悔录》, 此书第一次,也是第一人说,「我愿完全无一的表呈自己」,「 我非常坏,你们更坏」。 其实他不坦白。没有一个人,从来没有一个人真正暴露自己,打开自己的灵魂,不可能的。《忏悔录》中写景写情,文笔好。
18世纪法国文学是重理智的,是散文的法国,不是诗的法国。
17世纪德国同当时的英法相比,很惭愧,没有什么文学。到了18世纪,突然像一颗树 ,长高,繁盛,开花结果,不仅能媲美英法,且有称霸欧洲的势头。到歌德,横跨十八九世纪,尤为光华绚烂。
18世纪的文学腓特烈大帝有一份功劳,这位欧洲最有力的国王不算一个好主顾,吝啬鬼,但他爱招致文士,自己也写诗,自命风雅。文学艺术是充满生机的,或曰文学艺术本身就是生机。 统治者不去管它,它自会发芽滋长,如果统治者给点养料,马上蓬勃发达。
戈特舍得,重理智, 认为文学应遵守格律规则, 剧本受法国剧作家影响。 应该说18世纪的德国文学,他是先驱者,但本身成就不高,模仿多于创造。
克洛卜施托克,初以短歌出名, 后以小说占文坛地位, 大著《救世主》,历25年而成,长诗,以耶稣为主人公。
威兰,介绍莎士比亚进德国的文学功臣,耗费60多年,翻译20多种莎剧。
其时出文艺批评家,德现代文学有了生命。 翻译很旺盛,本雅明·贡斯当的《 阿尔道夫》、法贝·路易斯的《阿芙罗狄德》都有译作。
莱辛,美学著作《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他写过《戏院史》,也写过悲剧,希腊风。
一般认为,莱辛使德国人抛却对法国戏剧的模仿,改向对希腊悲剧和英国莎士比亚的研究。著有评论集《汉堡剧评》,最著名著作《拉奥孔》,被称为18世纪最伟大的批评著作。
歌德说,《拉奥孔》使我们由狭隘的可怜的观察,转为自由的思想的驰骋。 莱辛此书名为《拉奥孔》,因其立论以希腊雕塑名作《拉奥孔》与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中的拉奥孔为出发点。拉奥孔是希腊传说中的预言家、智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