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疲于应付工作,忙忙碌碌地生活;有的人却能很好地完成工作,还能享受到充实的个人生活。吴军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工作成就斐然,旅行、艺术、享受生活毫不耽误的人。
如何才能成为这样优秀的人呢?那就要设法利用好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价值产出。
那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呢?我们需要建立3个意识,并让他们主导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今天先和大家分享第一个,整理意识。
1.为什么要有整理意识
整理得当会使做各种事情的效率显著提高,最终可以节省出很多自由时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突然让你找一份文件,你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从电脑中找出,你抽屉里都有什么东西你都清楚吗,当你想找一样物品时,能否第一时间找到,而不是翻箱倒柜,为了找一把剪刀花费了十几分钟。
所谓能够拿出成果的人,就是可以在各个方面都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因为,这样的人节约出了更多的时间从而取得成功。不要小看这些节省的时间,普通人与高手的差别就在于此。
2.整理意识的执行标准
关于物品的整理有一个标准,就是所见即所得。
一是需要精简物品的数量,例如办公环境的物品总数限制在20件以内。
二是要固定位置,做到不需要挪开其他物品也能马上取出需要的东西,只要自己知道“在这里有这样一件物品”,就足够了。
可能你会觉得这都是些小事情,但是仅仅是这样,每日花费在这些事情上面的时间,就可以缩短数十秒甚至数分钟。在有很多重复动作的事务性工作中,就是这些细微的时间上的差距,经过日积月累变成了巨大的差异。
3.除了物品,还有什么需要整理
①信息整理
我们每日接触海量的信息,如果只看不记,或者只记录不整理,那么当你想要调用时就会非常麻烦,甚至根本想不起来。
关于信息整理,我们应该记住的只有“什么样的信息在哪里整理过”这种索引部分就够了。
只要知道在哪里可以看到详细的信息,那么在有输出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比别人更快更好地调用这些信息。这部分推荐大家使用印象笔记,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②时间整理
时间本质是不可管理,但是可以通过整理提升时间的利用率。
我们可以将工作分为四个类别:
1.今日要做的事情。
2.5分钟就可以做完的事情。
3.有期限的事情。
4.没有期限的事情。
所有你遇到的事情全部扔到这4个清单里,仅仅通过这一简单的整理,你就会发现你的时间利用的更加高效了。不信试一下。
整理意识的核心是“少即是多”的思想,最终目的是为了打造极简的行动系统,通过人为的设限与选择,让我们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实现生活的乐享,而不是疲于应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