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寒晨夕
小时候念书,老师经常在耳边念叨: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那个时候,这句话是很受教的。常常在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想起这句话,就不敢太骄傲自满,然后悄悄地把自己那点成绩藏起来,免得闹笑话。时日久了,不知怎地,竟生出了一种自卑感。
虽然这种自卑感,并不是完全源于这句话,有些自卑是从胚胎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说得官方一点,就是与生俱来的,是天生的。
我想,我的骨子里是天生带了一些自卑的,不然我也不会对这句话如此受教,为什么别人就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我就偏偏听了进去。明明心里有放纵不羁的叛逆,但是表现出来的样子却是规规矩矩,三十多年来受到了来自众多长辈的夸赞和称许,让比我小的弟弟妹妹都沦陷于我的阴影之下,受尽了要“向我学习”的委屈和不服气。
其实,相比于他们的天真烂漫,还有他们的放纵淘气,我觉得我的“听话”反而缺了几份锐气。
其实,我太缺乏张扬的勇气了,太缺乏骄傲的胆量了,而谦虚让我在被夸赞的假象中忘了人最原始的冲动,忘了人对名利最本能的追逐,忘了自信,忘了自我肯定,让我变得不敢在公开场合侃侃而谈,这种惧怕最终导致内心的自卑。
其实,至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自己也很困惑。
有时候我大胆,几百人的演讲我也做过,人多的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紧张;反而是人少的时候,却异常紧张。我想,这估计和近距离接触有关,和人对安全距离的理解有关。小范围的围观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其实是远胜于大范围集体关注的焦虑感。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站在心理学角度的一点点自我认知。

或许,我们曾经对“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的理解还欠缺了些。
骄傲分为:过分骄傲和适度骄傲。
过分的骄傲是不可取的,恃才傲物的人往往没有多少朋友,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况且,过分骄傲也是堵了自己未来的路,没有几个人愿意和居高临下的人做朋友,才能高的人很多,但是个人修养高的人却相对较少,才高而品端的人则更少了。
过分骄傲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膨胀,让人变得目中无人,然后自我迷惑,痴醉在自己的世界里面盲目自大。过分骄傲才是我们要警惕的。
但是适当的骄傲却是很有必要的。人生几多风雨,活着已是不易,若在取得成就的时候还不能在心里默默窃喜一下,那这还奋斗个什么劲啊!
关于成就,来自内心最初最原始的反应,应该是对“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感叹吧,我终于成功了!
是的,我们该有这样的勇气为自己点赞。在这个世界,除了父母,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恐怕是自己了吧,但其实很多人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的。
我们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世间万物,却唯独忘了感谢自己。
骄傲,就是我们对自己最本能的奖赏!只是不要过度就好。
同样,谦卑也要分为:过分谦卑和适度谦卑。
过分谦卑的人,往往比较自卑,且是深度自卑。凡事是自己吃亏为先,以不伤害别人为原则,但这种情况下也常常因为别人的情绪波动让自己情绪起伏,可以说,自己的一言一行往往被别人影响。
过分谦卑的人,自我意识非常薄弱。过分谦卑的人,内心的压抑非常强烈,挣脱了,就是破茧成蝶,挣不脱,则是作茧自缚,永远只能做一只蛹,自生自灭。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该活成过度谦卑的人。
我们常说人格平等,人格的本质是平等的,但是后天的影响却造就了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境遇。这些不同的境遇便有好有坏,好的则让人变得优秀,更多的时候让人产生优越感。而不好的境遇,则更多的导致人的过分谦卑,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却依然对别人点头哈腰,依然摆脱不了自己内心的桎梏。
什么叫“画地为牢”?过度谦卑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地牢,我们应该大胆走出这样的束缚,只有卸下了灵魂的枷锁,人生才能越走越开阔。
所以,适度谦卑就好。
面对别人的成功,适当谦卑地给予祝福,又不显得太落寞;面对自己的阶段性成功,适当谦卑地对别人的祝福表达感谢之情,又不显得太傲慢。
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个人都是在艺术这条路上不断修炼的人。功德圆满之前,不要过分骄傲,也不要过度谦卑,通过适度骄傲来寻找自信,通过适度谦卑来磨炼自己的心性。
相信时间是最好的评委,它一定会对你的付出和表现,给出一个中肯而满意的评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