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对于幼少儿的阅读教学要保证孩子是有理解性的输入,不然读了就是白读。现在接着讲更高一级阅读的教学方法。
在孩子知道故事的基本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之后,就要开始对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此时孩子阅读的内容就不能只是简单的绘本了。具体什么程度的孩子是选择什么程度的书籍,后面会另开一篇专讲。
对更高程度的孩子,我们要开始对内容进行逐段分析,找出里面的具体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这时候孩子就会对细节有很多了解。此时适当加入句子的仿写或者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孩子的表达会更上一层楼。
此处可以考虑换个问题来提问孩子,不是单一的what,where等问题,可以加入一些实用性的问题和理论性的问题。
实用性的问题包括:预设和解决方法。例如:有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才能获得某种结果?要达到某个目的,应该采取哪些行动?以什么顺序?在这些条件下什么事是对的?怎样才会更好,而不是更糟?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会比那样做好一些?
理论性问题包括:原因和目的。例如:某件事存在吗?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存在?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造成的影响是什么?特征及特性是什么?与其他类似事件或不相同事件的关联是什么?这件事是如何进行的?
这些问题很适合孩子去思考,如果可以,尝试让孩子每次阅读都去思考这些,并加入思维导图,孩子的思维逻辑会有更大改变。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麻烦点下赞哟~
爱自己,爱家人,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网友评论